博罗:锚定千亿县,勇当排头兵|高质量 挑大梁

南方日报

日前,金龙大道和金罗路改造工程通车,使惠州市博罗县连接惠城区、龙门县等周边地区更加便捷。

更通畅的内外连接通道,是博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2023年,博罗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良好开局。作为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博罗已经定下新目标——加快成长为千亿级经济强县,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博罗正加快成长为千亿级经济强县。图为博罗县城航拍。梁维春 摄

博罗正加快成长为千亿级经济强县。图为博罗县城航拍。梁维春 摄

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

过去一年,博罗县域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

对于博罗来说,这是交通区位实现新跃升的一年。伴随着广汕高铁博罗站、罗浮山站全面开通,博罗自此拥有“2条高铁线+3个高铁站”的“高配版”轨道交通格局。目前,博罗公路通车里程达4051.2公里,境内拥有高速公路6条、高速出入口22个,高速通车里程266.8公里,这些数据均居全市第一。

这一年,博罗成功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创先类典型县,一镇10村入选典型镇、村。在最新的赛迪百强县榜单中,博罗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提升至69位,并入选全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博罗规上工业企业已达1133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3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博罗在2023年一年时间里,新认定268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县高企数量已达649家,与2020年相比翻了一番多。

大项目是博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博罗过会234宗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91亿元,预计年产值约976亿元,年创税约32亿元。这一年,全国排名前6的小刀、台铃、新日、绿佳等电动车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15亿元的德国益利素勒、年产值20亿元的江丰电子建成投产,总投资6.3亿美元的南亚增资扩产项目和总投资17.5亿元的日资项目大金空调顺利动工。

“三变”改革的实施让小洞村迎来新生。图为小洞村民宿项目。梁维春 摄

“三变”改革的实施让小洞村迎来新生。图为小洞村民宿项目。梁维春 摄

七个“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望2024年,锚定加快成长为千亿级经济强县的目标,博罗提出,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带动全局、带活全盘。

博罗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报告提出,在“百千万工程”中,突出重点、稳扎稳打,以七大领域之“进”,牵引带动各项工作加力提速,奋力书写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博罗答卷。

七个“进”,阐明了博罗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

以新型工业化之“进”,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扩大有效需求之“进”,加快迈进千亿级经济强县步伐;以新型城镇化之“进”,加快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进”,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体制机制创新之“进”,加快释放活力、注入动力;以绿美生态建设之“进”,加快美丽宜居博罗建设;以民生事业保障之“进”,加快平安幸福博罗建设。

推进新型工业化,博罗将聚力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4个支柱产业,培优育强新型储能、生命健康2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赋能升级现代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构筑支撑产业强县的“4+2+N”产业体系,同时抢抓机遇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

新型城镇化助推城市扩容提质

博罗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如何在打开城市发展框架的同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成为博罗推动城市扩容提质的新解法。今年,博罗将继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在提升罗阳街道、龙溪街道所在的主城区首位度的同时,博罗将着力打造县域副中心,探索以园洲镇和石湾镇为中心,将福田、长宁及罗浮山高铁站周边地区纳入规划范围,建设产业强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以小城市标准打造现代化宜居宜业县域副中心。在博东地区,则更注重强化联城带村功能,预留城市发展新空间。

目前,博罗已形成“一县双高铁三站”的轨道交通格局。未来,博罗将着力推动过境疏运通道和市政道路分开,推进国道“甩出去”承担过境车流,缓解中心区域交通压力;与此同时,将现有国道升级建设成为市政道路,对国道沿线和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涵养更浓厚的商业氛围,让老国道变身新街区。

一线

实施“三变”改革迎新生

“空心村”村集体收入破百万

一个常住人口仅约200人的空心村,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3万多元增至2023年的105万元。这是发生在博罗县柏塘镇小洞村的真实故事。

小洞村总面积约5.97平方公里,地少山多,“空心村”问题突出——1063人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仅有约200人。

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的实施,让小洞村迎来了新生。

从前的小洞村,有着大量闲置土地资源。近年来,小洞村探索实施“三变改革+产业合伙”的发展模式,整合优质资源,优化营商环境,补齐产业短板等,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外循环”要素流通。

将整村闲置的土地资源统一流转后,小洞村以“经营村庄”的思维,让农村资产市场化、公司化运营,统一流转了耕地1253亩,确定股东1095人,量化股份1868股,引进了岭南小洞天田园综合体、诺亚方舟·小洞村农场等一批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1.79亿元。

有了这些项目,小洞村迅速从“空心村”变身“产业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3万多元增至2022年51.84万元,2023年更是预计可达到105万元,同比增长102.55%。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培训就业等方式,这些项目不仅解决了农村空心化,资源碎片化、产业单一化等问题,也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联农带农。

2023年以来,受众多产业项目带来的就业机会吸引,越来越多年轻村民回到了小洞村。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在乡村振兴的赛场上大展身手。

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糜朝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