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相信很多单身小伙伴都经历过被各路亲戚围观询问“找男/女朋友了吗?”的场面,催婚也一度成为春节的“主旋律”。
父母安排、亲戚介绍、同事牵线、朋友搭桥,相亲几大重要渠道已备好。
又或者“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各类社交软件为婚恋交友开疆拓土。
在微信上沟通,还能用表情包缓解尴尬;而面对面交流时,常常话不投机半句多。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在相亲时避免尬聊呢?
礼貌原则和赞誉原则
有语言学家提出,谈话时需要注意“礼貌原则”和“赞誉原则”:尽量少贬低他人,尽量多赞誉他人。这两条人际交往的法则在相亲场合也同样适用。
防尬聊妙招一:注重礼貌,站在对方角度考虑
预约好对方的时间后,尽量准时出现不迟到,至少能让对方感到被尊重。
在商量吃什么时,需要问清对方的忌口和口味偏好,如果不吃辣,川菜馆和辣味火锅就划掉吧;如果海鲜过敏,虾也不要再点啦。
在开始吃饭后,低头看手机前要跟对方说声抱歉;注意互动和交流,经常保持眼神接触也是一种重视;如果对方抛的梗自己没有那么感兴趣,那欢迎再抛一个新的梗出来,让话题继续下去,如果实在无话可说,好歹把话题拉回到今天菜式的评价上。
每个人都有一些在意的点:比如年龄、身高、薪酬、体型,如果刚认识,这些雷区尽量不要当面触碰。尽量从介绍人处了解一些基础信息,保持礼貌,不贸然提出引人不适的问题。
防尬聊妙招二:找准细节,适度夸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更容易对喜欢自己的人更有好感。夸奖不是胡乱吹捧,也不需商业互吹,而是应该巧妙地找到与对方相关联的点,适度进行真诚赞美。
比如这顿饭吃的东西还不错,那就可以夸奖对方很会点菜,如果餐厅也是对方提供的选项,那可以一并赞美选餐厅的好品味。比如:
你:这家云南菜的味道也太好了吧!跟我在云南吃过的简直一模一样!(先笼统赞美,等待对方提供更多细节后补充)
TA:哈哈,这是我云南朋友推荐的餐馆,据说用的食材都是从云南空运过来的。
你:哇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个丽江腊排骨吃起来这么地道,一下就让我想起了在云南旅游的日子。你好会点菜!朋友的推荐也很靠谱。(根据细节继续补充夸赞)
TA:哈哈谢谢,所以云南的旅途有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吗?(下个话题自动开启)
柔性调侃式沟通
部分职业媒体人认为,一些职业访谈技巧同样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比如,给对方更多的表达空间。
相亲时最令人反感的,大概是查户口式的提问:老家在哪、什么学校毕业、哪里工作......基础信息从介绍人处了解即可,或者前期线上沟通时做个大致沟通,千万不要已经见面了,还让对方来做连环填空题。
柔性的、调侃式沟通,起码让人不会迅速沦为话题终结者。
防尬聊妙招一:多问具体而开放的问题
不想让对话尴尬地凭空结束,就要给对方充分发挥的余地,比如多问开放式问题,但又切记沦为大而空的务虚探讨。“人生的意义”这种问题还是等大家交流过基本三观后再问吧。
比如,同样是问兴趣爱好,以下为两种沟通方式:
TA:你的爱好是什么?
你:美食、旅游。
大而空的问题,往往对应干巴巴的回答。如果切入一个细节,效果说不定好得多。
TA:平时周末你都把时间花在做什么事情上?
你:做做饭,跟朋友逛街,或者去短途旅行。
这个回答相对更真实可感得多,提问一方完全可以针对回答里的细节,继续追问“喜欢做什么类型的菜”、“短途旅行一般去哪里,有没有推荐”等相关话题。
防尬聊妙招二:既交流事实,又分享感受
两性思维在聊天中存在着较大差异:男性习惯通过事实,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女性希望获得更多感情上的共鸣与理解。
相亲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的人生伴侣,某种意义上,三观比五官更重要。
对于基础事实信息的交流,反映的是客观情况;但要深入了解一个人,TA的态度和价值观,也隐藏在每一次话语表达里。交流时,用同理心换位思考,与人共情,这些沟通中的软素质,都反映了一个人是否懂得为他人着想。
如果对方乐于分享曾经喜悦或尴尬的经历,请准备好合适的笑声或善意的开解。通过表达感受,互相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不是成为冰冷的事实陈述机器。
比如:
TA:今天下班比较晚,职场人可太不容易了。
你:年底已经忙到飞起,都没心思计划跨年怎么过。
为什么大多数相亲会沦为尬聊?因为双方都太知道这场沟通的目的性,难免会紧张。紧张就会让人放不开手脚,拘谨只会导致表达的变形。事实提供了可供讨论的基础信息,感受又让每个个体变得生动鲜活,面对一个有温度的人,真诚沟通就不会特别尴尬。
合作原则和一致原则
有语言学家认为,对话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需要互相配合,以完成交际任务。其中一条“量的准则”规定,双方所说的话,应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既不多给信息,也不少给信息。
翻译一下就是:坦诚相待,点到即止,互不尴尬。
防尬聊妙招一:保持同等的输入和输出频率
如果问题过于密集,会给对方太强的攻击性和压迫感。毕竟大家来相亲都是想轻松愉快聊聊天,而不是准备接受审问。提问的输入和回答的输出同样重要。
问答穿插是个不错的聊天方式。比如关于某个开放的话题,对方给予了回答后,先适度回应对方的回答,再可以适当分享自己的见解,让双方都有发挥的余地。
话题永远是具有延伸性的,抓住了这种流动的节奏,就能愉快保持同频率的输入提问和输出回答。
还是以兴趣爱好为例,比如对方回答“周末喜欢看电影”,那顺势提问最近看了什么好电影,了解对方具体喜好后,如果自己对这个话题也感兴趣,就可以开始了互相安利的过程;但如果对电影没兴趣,完全可以讲讲“公司年会抽奖送了电影卡用不完”的情况,话题延展到了公司福利制度;或者是“上次看电影迟到了40分钟,全程只能在角落里站着看完”,话题变成了“迟到出糗怎么办”。
约会时,保持适度的自我暴露,输出一部分关于自己的信息,更容易让人感到亲切友好哦。
相亲不是独角戏,滔滔不绝的单口相声没有人想听,疯狂追问的查户口也让人疲于应对。
当你在讲述时,尽可能真诚和轻松;当你在倾听时,请时不时向对方投去赞许的目光或点头示意。哪怕相亲的最后不能成为爱侣,也是认识了一位有意思的新朋友。
防尬聊妙招二:尽量扩大共识少分歧
相亲只是交朋友的一种渠道,对人保持好奇心、排除掉不合适的人、学会跟不同的人交朋友,都是重要的能力。
忘掉相亲的目的,放下功利性地遇见真爱。保持轻松的心情跟一个陌生人开始一场愉快交流,希望所有人遇见的相亲都是棋逢对手的你来我往,最后都能收获甜甜的爱情。
#今日话题#
在你的生活中
是否经历或听说过一些浪漫的故事?
欢迎和我们分享~
浪漫时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