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公园看人人人人人”“买个肠粉排了快一个小时的队”“好吃是真好吃,好玩是真好玩,但人也是真的多!”……
今年春节假期,汕头年味浓浓,到处热闹非凡,推出了民俗巡游、焰火晚会等龙年特色活动,成为四方游客的热门“打卡地”,随之而来的是“甜蜜的负担”——
前来中山纪念亭观看非遗表演的游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年初二,在珠池港码头,绚丽超燃的烟花秀、焰火晚会吸引了一大波游客早早来“占位”;年初五,大型英歌舞展演巡游,路两旁围得水泄不通……当地热门景点纷纷开启“人从众”模式,让不少准备出发的网友有点担忧。
其实,到汕头“踢桃”,除了小公园、万象城、东海岸等热门景点和牛肉火锅、肠粉、生腌等“出圈”美味之外,其实还有许多小众去处和特色美食,可以来一场沉浸式体验本地生活的citywalk,也可以品尝本地人常光顾的地道小吃。
避开人潮、不排长队,快抓住小长假的尾巴走起>>>
● 汕头市博物馆
近日,汕头市“文笔千秋”迎春展览在汕头市博物馆开幕,设有三大主题,包括汕头石刻拓本精品展、潮汕民间收藏展、名家书法藏展,对外免费开放。游客可以通过探展,深入了解汕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 潮人码头
潮人码头坐落于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西段,是一处风景怡人的滨海景点,结合潮汕文化和港口文化,被打造为独具特色的海上旅游中心。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来到潮人码头总能感受到海风的清爽,是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尤其夜晚时分灯光璀璨,更加亮眼。
● 潮阳文光塔
图源:汕头发布
在位于汕头市东南部的潮阳区,有一座拥有近900年历史的楼阁式石塔——文光塔,意为人文昌盛之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粤东著名旅游胜迹。
文光塔共有7层,是砖石结构的空心塔,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缩,塔内设有122级螺旋形石级,可攀登抵达塔顶。从文光塔下来,还可以在文光公园里走走,到邻近的潮阳博物馆进一步感受千年古县的魅力。
● 陈慈黉故居
位于澄海隆都镇前美村的“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已有百年历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侨居面积庞大,共设有506间厅房,建筑设计集中了潮汕厝的特点和南洋风格,是中国境内独具一格的民国建筑群,也是侨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浓缩了古老的潮汕民俗与独特风情。
● 海湾湿地生态公园
图源:汕头发布
海湾湿地生态公园位于韩江流域主干道、汕头市龙湖区中山东路附近,是一处集自然、休闲和林业科普为一体的“生态绿洲”。步入公园,环湖步道、生态连岛木栈道、水杉、荷花栈道等景观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拍摄地点。
● 鲎粿
鲎粿是一种传统的潮汕小吃,起源于潮阳区棉城,据说已有千年历史。其形似蟠桃,主要以薯粉制成,内馅一般含有猪肉、香菇、鱿鱼、虾、鹌鹑蛋等。
在沸热的油锅里炸过后,将鲎粿捞起,淋一圈酱油,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一些潮汕特制辣椒酱,咬上一口,外酥里嫩,咸香、鲜香同时扑面而来,让你的味蕾得到充分满足。
● 夜豆浆
汕头人的宵夜,除了丰盛的夜粥、海鲜烧烤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热门选择:夜豆浆。在街边,通常是一间简单店面,或是一辆小推车,面前摆几张矮桌矮凳,放眼望去是一片热气腾腾,烟火气十足。
怎么点单?店家往往提供三种豆浆供你选择,分别是黄豆浆、杏仁浆、花生浆,各有风味,甜度也可以调节。三五元的块状油条或韩信饼是必不可少的,要放到豆浆里浸泡几秒钟,再和着豆浆放进嘴里,此时酥炸香气与豆浆甜味相互碰撞,在冬日的夜晚暖胃又暖心。
● 炒粉签
相比于炒粿条,潮汕的炒粉签“名气”不大,却是不少本地人午餐或晚餐的心头好。与一般的粉丝不同,粉签主要由红薯粉制成,口感顺滑而韧,潮汕人一般将其干炒食用。大街小巷都有炒粉签的小店,各家老板手艺不同,但都主打一个配料足、“锅气”旺。
一口大铁锅里,猪肉、鲜虾、肉饼、鸡蛋、豆芽等各种食材与粉签一同用大火翻炒,加些葱段点缀后,很快就能装盘上桌。现炒现吃的口感不仅弹弹糯糯有嚼劲,而且十分鲜美浓郁,每一口都是对地道美味的享受。
南方+记者 姚昱旸
实习生 李智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