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传统珠海年味,千人参演龙年新春非遗民俗大巡游

南方+ 记者

“群龙送福”“狮舞黄杨”“鹤舞献瑞”……黄杨河畔,古老的非遗民俗正穿越时空“活”起来。2月13日,珠海市龙年新春非遗民俗大巡游在斗门举行,数十种民俗活动轮番上演,超千名演员巡游秀艺,全方位展现珠海文化魅力,近两万名市民游客赶赴现场观赏。活动还吸引了多名外国友人前来观看,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感受“珠海年味”。

非遗民俗方阵尽显珠海文化魅力

在龙珠的引领下,盘龙、双穿龙、单穿龙等姿态各异的舞龙表演引来阵阵喝彩。由80人共同扛起,两条长达50米的金、银龙率先在黄杨河畔点燃观众的热情。紧随其后,“群狮献瑞”“狮舞黄杨”方阵送上了斗门醒狮表演。精彩节目接连登场,烘托出传统节日气氛,在现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高潮。

作为珠海龙年春节的重头戏,此次巡游阵容强大,包含16个非遗民俗方阵和1个市民群众方阵,超千名演员同台献艺。巡游现场“龙”味十足。由10条国标舞龙、130人表演团队组成的“群龙送福”方阵;边“喝酒”边舞龙的“醉龙纳福”方阵;茅龙、红龙共舞的“财运兴龙”方阵……伴随着激昂的鼓点,一条条长龙翻腾起舞。

此次巡游中还有不少已传承数百年的珠海本土民俗活动。“迎春接福”方阵为观众展示的三灶鹤舞鹤歌已有700多年历史。“八面灵龙”方阵汇集了乾务飘色、莲洲地色、斗门锣鼓柜、醒狮展演等多项珠海特色民俗。全方位展现了珠海文化魅力,拉近了群众与年俗、年味的距离。

万人共享文化盛会年味浓人气旺

大巡游活动吸引了近两万名市民游客到现场观赏,其中既有远道而来的北方游客,也有同声同气的港澳同胞,就连外国友人也参与其中,现场一片其乐融融的传统节日气氛。

“第一次来珠海看非遗民俗大巡游,年味十足,惊喜满满!”从河南开封来珠海过年的姬维娜一边用手机拍摄记录,一边忍不住感叹。香港李女士一早开车经港珠澳大桥来斗门游玩,在农家乐吃过午饭后,就早早来到巡游现场打卡,“香港很少有机会这么大规模集中展示的民俗活动,脚踩轮滑舞龙的节目既现代又传统,让人印象深刻。”

观众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的身影。其中,就有来自美国、法国、挪威、日本、巴基斯坦、越南、马里等国家,在珠海生活工作的高校教授、企业家、外企高管、留学生等。

法国的伊曼纽尔已经来珠海23年,早已把珠海当成第二故乡。“虽然我已在中国很多地方看过民俗巡游,但是很少有这么大规模,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兴奋之余,他还用粤语带来了自己的新春祝福“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同样慕名而来的还有来自美国的辛格利,“这是我们一家人来到中国后参加的第一次春节活动,很新奇,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来自挪威的大学教授雷鸣表示,观看非遗民俗大巡游是非常美好的体验,也让他更喜爱珠海这座城市。“今年是龙年,所有关于龙的节目我都特别喜欢,希望珠海朋友在龙年收获好运气。”

传承中创新让更多非遗“火起来”

此次大巡游地点位于斗门西堤路黄杨河湿地公园段,全长约1300米。16个非遗民俗方阵从斗门中心广场(主表演区)出发,沿着西堤路行进,沿途与市民游客热情互动。

巡游队伍中不少稚嫩的面孔,十分引人注目。以少儿舞龙为主的“小龙迎春”方阵中,25条彩带龙随风起舞,虽然队员都是小朋友,但精湛的表演让彩带龙栩栩如生。看到“龙腾少年”方阵中同龄人手持龙形道具,脚踏轮滑鞋,仿佛真龙在轮间舞动,不少小观众惊叹不已。

还有大小龙合舞的“火龙闹春”方阵。该方阵是省级非遗项目——斗门地区大型群众性民俗活动“七月三十装路香”,由两大(成人)两小(少儿)4条火龙进行现场展演,还有两头醒狮紧随其后,呈现出一派龙腾虎跃的新气象。

其中一只小火龙的龙头,正是由斗门区横山中学学生梁嘉欣来舞。15岁的梁嘉欣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舞龙,不仅技艺越来越好,还把弟弟拉进了舞龙队。巡游队伍中,像梁嘉欣姐弟一样稚嫩的面孔还有很多,越来越多年轻人正成为珠海非遗传承里的新生力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无限可能。

南方+记者 董谦君 林郁鸿

编辑 文秋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