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上午,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举办民俗文化展示暨玉井社区传统村落展馆揭牌仪式在老村中具有百年历史的“华国学堂”前举行。
嘉宾们为活动揭牌。
潮汕庆典“扛大旗”,写满吉庆话语。
玉井社区传统村落展馆就设置在“华国学堂”内,分设村落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祠堂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和教育文化等多个功能展区。这座潮汕传统府第式祠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前身为玉井村“林氏家庙”,2021年由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汕头市侨商投资促进会会长、玉井社区外出乡贤林少华捐资1200万元重建,于2023年9月竣工。项目以“华国学堂”原址重建为主体工程、配套整治改造华国池等三个景观池及建设华国文化广场,高度复原了这处独具潮汕特色的古建筑,形成富有传统村落文化特色的景观带。
百年学堂前身是林氏家庙,已由乡贤出资修葺重建。
玉井村落由来简介。
重建后的祠堂细节满满。
重建修葺后的祠堂重现往日风貌。
挑灯,寓意人丁兴旺。
玉井社区居委会依托“华国学堂”重建后的有利契机,将之打造成传统村落展馆,筹划加快本土传统文化的保育活化与利用,把乡愁和记忆留住,推进社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潮汕音乐锣鼓班,也是庆典必备。
用口红给孩子“点朱砂”。
被誉为“中华战舞”的英歌舞,是潮汕文化活动的重要表演团队。
扛大旗者,都是挑选村中青年才俊。
英歌舞点燃仪式现场。
重建过程保留的原建筑物老物件。
广场上邀来潮汕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现技艺。
非遗项目展现技艺展示,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
英歌舞演员引来摄影爱好者的关注。
农耕文化展厅展示逝去时代的打谷机。
近海捕捞工具。
教育文化展厅前准备表演的孩子们列队。
【采写/摄影/视频】南方+记者 杨兴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