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
龙年说龙,寻龙韶关
看身边蟠龙,沾龙气冲霄
今天我们的视线来到
回龙
位于新丰县西北部的回龙镇,曾名秀溪,古时地名为伏龙山,“回”与“伏”谐音,故名「回龙」。
回龙镇面积193平方千米,约有2.3万户籍人口,属丘陵台地区,有尖峰引、五花旗、茶山嶂等高海拔山峰。
这里地形地貌以石灰岩为主,多石头山,山体险要,也有很多岩洞和地下河。流经镇内的回龙河古称秀溪河,是北江水系的三级支流。
回龙镇矿产主要是铁矿,有着95公顷的耕地和1.24万公顷林地。虽地处粤北,但气候偏暖,四季无严寒酷暑,雨量丰沛,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高山油茶、高山茶叶、菌菇种植等,是当地特色产业。
「回龙」之名,最早能追溯到1958年所建的回龙乡。古称「秀溪」的她,名人辈出,如明朝吏部尚书姚钿。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客家风情浓郁,也是革命老区。
而近年,电视剧《狂飙》出圈,「伏龙」演员张颂文走红,他的家乡回龙镇也随之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人杰地灵,有龙则灵,今天让我们深入了解「回龙」。
回响 · 鱼跃龙门
在鱼米之乡回龙镇,有一种舞蹈跳了160多年,那就是「鲤鱼舞」。
鲤鱼舞也叫舞鲤鱼,早在一百多年前,她的主发源地丘姚村就家家户户有鱼塘。当年为了卖鱼花(也就是鱼苗),他们载歌载舞,招揽生意,舞蹈则被代代相传至今。
身骑大鲤鱼,锣鼓喧天,气氛热烈。客家话吟唱鱼花特点,表演养殖鱼花劳作和民间传统故事。鲤鱼舞唱响了当地的鱼花,后因意头吉利,渐渐用作拜年贺喜。
如今,鲤鱼舞已是韶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丘姚村,由村民组成的鲤鱼队,农闲排练,每逢节日或者重大活动,村里则会组织跳鲤鱼舞庆祝,活跃气氛。
“大鱼(余),大鱼(余),富贵有余,鲤鱼跳龙门(回龙)”,舞鲤鱼的美好祝愿,传响至今。
回生 · 灵运亨通
恰到好处的温润气候土壤,不仅适合养殖鲜活鱼花,也适合菌菇的生长。新丰地区特有野生「灵芝」,在回龙镇专业种植培育。
紫灵芝,赤灵芝,灵气动人。养生灵芝吸收回龙之地的自然精华,不需太多打理,自行生长,肥厚有型;每日绽放新生,每日都有新的收获。
而时下冬春,则正值「红松茸」收获。朵朵朱色菌帽,还带着湿润泥土的新鲜,喜气洋洋,红红火火,蕴含着回龙人民丰收的喜悦和对新春的祝福,发往全国餐桌,是不是今晚你的年夜饭也有「红松茸」的身影呢。
当地人说,“小菌棒激发大’蘑’力”。美好生活的魔法,龙年继续释放!
回味 · 生活滋美
丰收的喜悦在于更好的生活滋味。使用当地的新鲜食材,回龙人民把对生活的创造力,倾注当地特色的小吃里,造就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
“宁可食无猪鸡鱼,不能没有油罩糍”,充分体现了「柴火油罩糍」在当地人们心中的份量。米浆盛于油罩,在油锅里滋啦滋啦,轻快舞动,演奏着热烈而活力的韵律。
油罩糍出锅,圆鼓鼓、金灿灿,吃上一口,外脆内松,圆满金黄。
新年过后即到春日雨季,则是属于「艾糍」的时节。充沛春雨后,乡野间满地艾绿,回龙镇浦昌村的艾糍传统手艺,传承了四百多年,远近闻名。
或甜或咸,或蒸或炸,青葱翠绿,洋溢着春的新生气息。
回甘 · 酣畅淋漓
无酒不成席,回龙有美味,更产自己的美酒。“酒香不怕回龙远”,说的就是当地的「松山米酒」。
酒坊坐落松山村,秘传一百余年的古法,纯粮谷酿造。
松山泉水,浦昌酒曲;柴火煮米,数月发酵,慢火蒸馏。各中环节,颇为讲究,沉淀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细细品尝,入口纯绵,甘醇清冽;米香浓郁,醇香厚顺;口感独特,酒后却不易上头。
美好寄愿,尽酿于杯酒里,喝下去的是粮食精粹,升腾出的是千古情怀。一酒下肚,暖胃驱寒,生活仿佛甘之如饴。
龙游四海,福回家门
外面的世界很大,过年了,回家看看。
韶关有「回龙」,回到故里,
回到热腾腾的生活里!
文案:文卓
综合来源:新丰TV、新丰旅游、秀美新丰、新丰家园、韶关发布、新快报、新丰融媒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