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岭海奏新声 | 春节观察②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建庭

岁岁有今宵,家家喜团圆。除夕夜看春晚、齐守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民俗。在今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丰富的广东元素为这道喜庆、祥和、优美的“文化大餐”增添了浓浓粤味。

原创舞剧《咏春》生动展现了岭南武术的“力”与“美”,经典潮剧《苏六娘》唱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新声,歌曲《健康到到令》《枕着光的她》《我的纸飞机》《年少的你啊》《我会等》让全国观众感受到“深圳出品”音乐的活力与魅力,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用粤语rap唱出了广东特色面食的“卓尔不群”……这些具有浓郁广东特色或广东出品的节目在春晚舞台上创造了多个高光时刻,给人以崭新的视听体验,助力岭南文艺出新出彩出圈。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些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设立文艺精品扶持专项资金,打造了一批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风韵的扛鼎之作。除了登上春晚舞台的舞剧、潮剧、音乐类作品,还有电影《中国医生》《白蛇传·情》《谯国夫人》、电视剧《珠江人家》《青春之城》《破冰行动》、话剧《深海》《龙腾伶仃洋》、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张九龄》、小说《平安批》《燕食记》《烟霞里》等立足广东故事、岭南文化的现象级作品,屡屡刷新传播纪录,频频摘得大奖。

文脉贯千年,往来成古今。近年来,广东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守正创新、汲古润今。以舞剧《咏春》为例,该剧创造性地以武融舞,把传统武术动作转化为当代舞蹈语言,用时尚审美活化香云纱,让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展现出新的生命色彩,让岭南风味在舞台上散发醇香。自去年12月底深圳首演后,百场巡演火遍上海、北京、广州等28城,并一路“炫”到央视春晚舞台,热度和口碑“齐飞”。粤产舞剧《咏春》刮起的“自南熏风”,正是岭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一个鲜明例证。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根植岭南文化沃土,创新激活时代表达,文艺佳作集中涌现,粤产精品火爆出圈,一幅春色满园的岭南文艺春景图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 邓素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