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重登场!“宽郊金龙”陪你过“龘”年!

高要发布
+订阅

祥龙贺岁,喜庆迎春。“龙”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象征着消灾降福。今年是中国传统农历龙年,舞龙更能为龙年增添热闹的气氛。在高要回龙宽郊村有一个流传了上百年的习俗——每年春节前后都会举行舞龙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这条“宽郊金龙”也是目前广东省内最大最长的一条“金龙”。

▲ 资料图 图源区文化馆

咚…咚…咚…听到“龙总”的鼓点,村中的舞龙队员们不约而同地集中到村中的祠堂,在众人合力之下先后完成“起龙骨”“装龙身”等仪式,宽郊金龙的庞大外形逐渐显现出来。

“绳子不要绑得太紧了!”“要把龙脊放到中间的位置,如果把这里翻过来就不会看到龙脊……”这一天,“龙总”苏衍尧十分忙碌,整个“装龙”过程,他跑前跑后,指导传授年轻一辈有关舞龙的“天龙八部”,

▲ 以上三图 吕毅 摄

苏衍尧的侄子自豪地说:“宽郊金龙是我们村传承百年的传统民俗文化,宽郊金龙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代,我们年轻一辈更要肩负起传承的责任,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而苏衍尧的儿子则告诉记者,他从八、九岁开始的时候就参加舞龙了,小时候打鼓,长大后就参与舞旗、走龙圈等,现在则是舞龙的一员。

“龙总”是舞龙队的总指挥。作为龙总,苏衍尧有着四十多年的舞龙经验,对舞龙的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看到自己的下一代不怕辛苦,刻苦练习舞龙的技艺,他感到十分欣慰。

▲ 吕毅 摄

苏衍尧表示,每逢喜庆节日或举办大型活动,老老少少都会参与舞龙,老一辈舞龙人把自己的技艺、经验等传授给年轻人,希望能够把宽郊金龙精神代代相传。

▲ 资料图 图源区文化馆

装好了金龙,大家敲锣打鼓抬着金龙穿过村子巡游,金龙首尾呼应,四爪挥动,全身金鳞闪闪,五彩龙裙挂穗,金碧辉煌,璀灿耀目。

▲ 高要宽郊金龙。吴勇强 摄

▲ 宽郊金龙巡游活动。吴勇强 摄 (资料图)

龙队出发时,彩旗、龙牌、锣鼓、龙珠开路,金龙之后有一面大旗助威,非常有气势。

▲ 吴勇强 摄 (资料图)

“宽郊金龙”金龙全长75米,圆周143米,重约1000斤,需要32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同时舞动,因此参与舞龙的人体力、技术、默契一样都不能少。别的不说,单单一个龙头就有40多斤重,舞动时还要做出走龙套、走龙圈、滚单柱、滚双柱、跳龙门、穿龙门、穿龙被、龙戏珠、龙卷尾等各种招式,通常一两分钟就要换人,所以舞龙队中很多都是几代同堂齐上阵,宽郊人就是以这种方式,把这项传统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 资料图 图源区文化馆

肇庆市高要区文化馆副馆长邓婉花说:“宽郊金龙是肇庆市市级非遗项目。一条村一群人舞一条金龙,在广东省里绝无仅有。每逢春节及各大喜庆节日,宽郊金龙便会“出巡”,龙身灵活流畅,展现了龙的气势和魅力,成为了岭南地区极具代表性一个文化符号。”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吕毅 李杰 国志

编辑:黄绮雯

二审:李一双

三审:王雄伟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