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好,效率也高,有的业务手机扫码直接就可以办理,确实是高效、快速。”日前,走进陆河县政务服务中心,屡屡听到这样来自市民的赞扬声。
过去一年,陆河县政数局紧紧围绕“重法治、提效能、优服务、降成本、解难题”,持续擦亮政务服务品牌,取得一系列工作成果。陆河县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全省“巾帼文明岗”称号,陆河县“12345”投诉处理中心彭碧丽荣获“善美好人”称号,政务大厅窗口人员叶瑞意荣获“善美窗口服务之星”和“陆河好人”称号。
聚焦“百千万工程”
赋能基层活力足
过去一年,陆河县政数局充分发挥“百千万工程”信息化建设专班牵头作用,协调各部门开展基础数据和图像数据填报工作,推动本地存量无人机资源调研及接入工作,实现视频接入覆盖率100%。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陆河县政数局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圈”,通过部署131台“粤智助”自助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服务群众近2.4万人次,台均业务量排在全市前列,有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同时,聚焦业务办理、行政审批等流程,在全县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审批层级摸底,推动各单位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链条,减少审批层级。县直相关单位已延伸至乡镇的依申请和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共189项,村级可办理事项共42项。
聚焦政务服务优化
推进政务服务提质争先
过去一年,陆河县政数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整合高频事项窗口,实现税务、社保、医保业务联办。陆河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统一预约”“统一叫号”“统一受理”“统一评价”。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99.88%网上可办,86.28%全程网办可办,2023年政务大厅累计接待办事群众6.4万人次,满意率达100%。
同时,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实现34个高频事项“一件事”线上、线下办理。设置“跨域通办”专窗,与深圳坪山政数局签订“跨域通办”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两地企业群众就近办。推动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开展“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
此外,推行“保姆式”跟踪服务,设立企业投资全代办专窗,由代办员为企业投资全流程提供保驾护航服务。开设“惠企政策兑现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财政补贴政策兑现事项“一门式”办理服务。连续两年举办陆河县政务窗口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展现政务服务部门的新作为、新担当、新形象。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
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
过去一年,陆河县政数局开展“防风险、亮承诺、强监督、促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牵头46个单位检视出廉政风险点573个,对照制定防控措施,汇总形成《陆河县各单位营商环境风险清单》。开展“亮承诺 促优化 助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向社会公示各相关单位承诺。
为做好靠前服务,陆河县政数局开展政务服务大厅窗口业务跟岗实践学习和“政务服务体验员”工作。组织人员到城区、海丰、陆丰政数局学习好经验好做法。组织有关单位到深圳坪山参加对口帮扶地区优化营商环境与政府服务培训班,持续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企业群众。
同时,开展“清风伴企行·大厅在行动”专项整治行动,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重点聚焦政务服务、业务办理、行政审批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联合县纪委监委到陆河多家企业开展营商环境“清风伴企行”调研活动,听取企业关于加快发展、改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聚焦数据赋能
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过去一年,陆河县政数局强化县域治理“一网统管”建设。加强“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类应用场景实战效能。加强政府职能数字化管理,推进“智慧应急”“智慧看守所”“农村宅基地”信息化项目建设,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深化政务数据编目挂接,推动陆河县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开放。
为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底座,陆河县政数局依托“粤基座”公共支撑能力平台,组织开展身份认证和电子印章管理工作,累计开通电子印章256个,累计签章54万次,电子印章覆盖率达100%。持续开展电子证照开通签发和即办即转化工作,目前本地已开通电子证照种类170种,开通已签发电子证照种类139种,全县累计签发电子证照约105万张。
同时,积极做好“粤盾2023”“粤网安2023”“红盾2023”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工作,有效提升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整体协作水平。加强“粤政易”深度推广应用,推动全方位政务协同办公。推广电子印章应用,推进一体化协同办公,升级改造OA协同办公系统,实现指尖办公,为全县近400个单位提供政务OA服务。
此外,通过印发实施《陆河县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完成首席数据官试点工作,组织召开5场次陆河县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据交易)交流座谈会,组织到银行、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数据需求,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工作。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黄凯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