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西站美丽“守门人”护平安旅途

南方+ 记者

“请大家有序过安检,大包小包都需要过机,行李箱平放,包里有水提前拿在手上,过手检的时候喝一口,可以加快过安检的速度。”

“可以帮我放下行李吗?手动手术还没恢复,我抬不动箱子。”

“没问题,我来。走这边,您慢点,注意手。”

2月4日清晨微冷,春运的第十天,记者走进广东省湛江西站现场看到,进站安检仪前端推着行李、背着大包、提着袋子的旅客早已排起了长队。在人群中,一个戴着眼镜、瘦瘦小小的身影引人注目,拿个喇叭,揣着电台,像个“复读机”不停地重复那几句简单的话,快速地在安检仪前端引导,专注地为旅客提示信息,协助重点旅客、特殊重点旅客将行李过机,组织急客优先过机。几圈忙碌下来,她的额头已经微微冒出了汗珠,汗水顺着太阳穴流到了口罩边上,她拂去汗珠,又迅速忙碌起来......

严思玲,2015年7月入路,今年是她工作以来的第十一个春运,也是她当上安检值班员的第一个春运,主要负责做好春运途中安检解释疑惑、应急处置、客流管控等在岗盯控值守工作。

“您好,请打开双手”“请脱一下帽子”“请转身”一会的功夫,只见严思玲手持金属探测仪,从正面到背面,从肩膀、到腰部、腕部、手部、脚部,正仔细为旅客进行安检。现场看到,她每完成一名旅客的安检,需要挥手10次,蹲下站起2次,刚检查完一名旅客,下一位旅客已经站在了她面前。

“安检是车站守护春运平安的第一道屏障,引导、手检、值机、处置,每一个岗位动作看似单一,但责任却很重,安全无小事,一刻都容不得马虎。”严思玲告诉记者,现在客流还算好,正常情况下,旅客接受安检不会超过30秒,但要是碰上春运高峰期,每名手检员每天至少要检查超过3000人,也就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弯腰蹲下6000次、挥动检测仪3万次。   

“一直重复弯腰、蹲下、挥臂,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目不转睛,一天下来,你们累吗?”趁着短暂的间隙,记者问

严思玲。

“虽然累,但我们一定会守好安检这道防线。”

1月26日,春运首日,严思玲在综控室盯控安检作业时,眼尖的她在监控里发现一名行为异常的断臂旅客,其拉着小推车且车上放置许多大件行李。她立即通过电台提醒手检和值机岗位人员重点检查该旅客及其行李,但因其小推车较大,无法放置至安检机过机,便安排两名安检人员对其行李采取了人工检查、重点查验。经仔细检查,果然在小推车横梁两处把手处以及横梁中部更为隐秘处,查获出三把超长刀具,刀刃分别长14.5cm、13.5cm、10.5cm,防止了一次漏检事件的发生。

“您好,您所携带的喷雾属于自喷压力容器,不能超过150毫升。”“很抱歉,这个充电宝超过100Wh不能携带。”“水喝一口。”严思玲作为一名安检值班员,每次上班一干就是一整天,经常忙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下班后还坚持花时间反复研究各类违禁品呈现的图像,学习安检业务知识,只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工作当中。

湛江西站有一支“金海鸥”党员服务队,严思玲就是其中的一员,看到老年旅客,她会习惯性地迎上去、帮一把、扶一下、送一程。“湛江西站每天迎来送往的旅客成千上万,做件小事、帮个小忙,让旅客出行舒心一些、顺畅一些,这就很值得。”

春运期间车站客流大,当最后一趟火车在夜色中离开车站,严思玲一天的工作也结束了。“往年春运自己是客运员,今年春运自己成为了一名安检值班员,角色的转换让我对安检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感觉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南方+记者 刘稳 

通讯员 姚琪

编辑 邓安祺
校对 叶剑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