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球星梅西2月4日
因伤缺阵迈阿密国际
与中国香港明星队的表演赛
7日却在日本与神户胜利船的友谊赛
上阵约30分钟
而且在场上健步如飞
引发网友热议
关于该话题,2023年参演电视剧《新闻女王》并凭借该剧获得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23最佳女配角的中国香港TVB艺人高海宁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听说他是受了伤的,作为球迷,我可以理解、谅解这件事的。”
今日(2月8日),#高海宁为理解梅西言论道歉#冲上热搜。
TVB艺人高海宁 图源:高海宁微博
2月7日晚,高海宁发文解释说明了自己在接受采访时的发言,她表示,“自己当时在只了解片面的情况下,发表的言论是非常不妥的”,“以后会更加谨言慎行,做好作为公众人物的正向引导”。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内容>
梅西日本赛场“健步如飞”
网友:见证了一个“医学奇迹”
2月7日,迈阿密国际与神户胜利船在东京国立竞技场结束一场友谊赛,梅西在第60分钟替补出场。(此前报道:梅西在日本上场了!霍启刚愤怒回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就在迈阿密国际队日本表演赛开始前3分钟,梅西微博账号发文再度回应此前未登场事件。
“正如稍早前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很遗憾因为腹股沟有伤没能在(中国)香港站的友谊赛中出场,我的伤处发肿并有痛感。了解我的朋友会知道我想在每场比赛中都全力以赴,特别是在这样和队友们远道而来的情况下,球迷们都很期待看到我们健康登场。希望有天我们有机会回来,为(中国)香港地区的球迷朋友倾力献上比赛。给所有人一个拥抱,提前祝大家龙年大吉。”
梅西社交媒体截图
迈阿密国际主教练马蒂诺则表示,日本赛前一天训练结束后,梅西说他感觉良好,因此同意他上场踢球30分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据健康时报消息,腹股沟部损伤短期很难恢复,一般根据受伤等级不同恢复时间不同。
腹股沟拉伤很好治吗?
通常腹股沟拉伤被分为三级(或三度):
I级腹股沟拉伤:轻度不适,通常不会限制活动;恢复时间2-3周。
II级腹股沟拉伤:中度不适,可限制跑步和跳跃等活动的能力,也可能伴有中度肿胀和淤青;恢复时间2-3个月。
III级腹股沟拉伤:严重损伤,可导致走路困难、坐着或休息时疼痛、晚上睡觉腹股沟有肿胀和明显的淤青,有些甚至需要手术;恢复时间4个月或更久。
随着梅西在日本站比赛出场
网友纷纷评论:
“一起见证医学奇迹”
“脱粉了”
“好一个避重就轻”……
针对梅西事件,马布里发声
对于这场风波,在NBA和CBA有多年征战经历的篮球明星马布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月7日晚,马布里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如果你收了钱却不出场,那就太疯狂了。”
“我原以为贝克汉姆来这么久了应该更了解,但他似乎没学到这里的文化,这没关系。希望未来你会明白,人们只想看到你对这项运动的热爱,这些支持也是为了这项运动在亚洲的发展。那些想要成为你这样的球员的孩子们需要你的能量。我希望你可以为了那些未来看你比赛的人审视当前的状况。”
马布里对梅西风波发表看法
去年11月,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消息,马布里向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递交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申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马布里表示自己喜欢香港,对于有机会加入香港这个大家庭感到高兴,他希望可以融入香港文化,在港作为大使协助推动篮球运动及慈善工作。马布里称,中华文化改变了他的生命,希望向香港青少年分享他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经验,为他们带来一些启发。
梅西3月还去杭州吗?
杭州奥体中心:暂时还没定下来
1月16日,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微博曾发布消息称,“今年3月,我们将会再次来到中国!”
1月30日,该微博又发布消息称,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将在3月18日至26日到访中国,踢两场友谊赛,比赛地点分别是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北京工人体育场。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在微博中并未明确梅西会参加此行的比赛。
随着此次风波的持续发酵,有网民发出疑问“3月梅西还来杭州吗?”
对此,杭州滨江奥体中心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暂时还没定下来,等确定的话官方平台会发布的。”
中国足协已暂停与阿根廷足协合作
2月8日,有消息称中国足协已经停止与阿根廷足协的合作,未来梅西中国行活动也可能面临无限期延后。记者搜索后发现,中国足协已经删除了官网关于里奥·梅西的所有新闻。
据星岛网等多家香港媒体8日报道,香港入境事务处今日(8日)回顾2023年工作时,被问到作为防止不受欢迎或危害国家安全人士来香港的部门,日后会否拒为梅西批发签证。对此,香港入境处处长郭俊峰回应称,每一位旅客来香港是按现行法律与政策处理,不就个别人士作评论,但理解市民的不满。
报道介绍说,曾任香港入境处处长的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昨晚则在社交平台发文,批评梅西谎言和虚伪令人厌恶,并表示“香港人痛恨梅西、迈阿密国际以及他们背后的黑手” ,认为“绝不应该允许他再来香港”。
来源:南方网综合高海宁微博、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中新体育、看度新闻、广州日报、九派新闻、澎湃新闻、天津日报、星岛网、香港政府新闻网、健康时报等
编辑:小鹿
校对:梁洁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