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东江,千古奔流,行经东莞石龙后一分为二,形成了“一河三埠”的地理风貌,也让近代的时光在这座古镇驻足逗留。
清末民初的骑楼群与铁路桥、改革开放前后的老建筑以及现代化的楼宇在这个东莞最小的镇内共存,形成“一日穿越百年”的独特景观,使石龙镇成为国内影视剧组新晋取景热门地——包括春节前话题度就已经拉满的贾玲贺岁电影《热辣滚烫》。
近年来,有多部国内热门影视作品到石龙取景,这背后映射出的是一座商贸古镇老城焕新的努力。
石龙镇航拍
东莞小镇成热门影视作品取景地
在《热辣滚烫》这部电影中,贾玲通过努力成功减肥100斤,通过拳击找回自我,十分励志。其中,有部分镜头选择在东莞取景,石龙镇的南岸公园和沿江西路路段都有过贾玲挥洒的汗水。
贾玲在南岸公园拍摄中,图源网络
南岸公园在防洪堤坝的基础上依江而建,一边是老城风貌,一边是东江景致,是当地居民日常休憩、运动常去的地方;沿江西路段是石龙作为广东商贸重镇的历史见证,很有旧城区生活的气息,观众很容易代入其中。
去年由易烊千玺主演的贺岁电影《奇迹·笨小孩》同样选择了石龙取景,在老城区的小区,不用过多的修饰就能搭建出“好景手机维修店”,营造出华强北小店的氛围感。
除了上述景观外,在各类影视作品中,石龙百年骑楼街出镜频率极高。
在石龙中山西社区一带,不仅完整地保留了骑楼建筑群,并且还有居民依旧生活在此,很多石龙老字号也仍然营业。车水马龙的骑楼老街,充满了烟火气。
2017年,由刘松仁领衔主演,根据石龙人、香港化工大王叶志成个人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20:16》在全国上映,影片中多个镜头均在石龙取景拍摄,中山路骑楼街就是重要的取景点。
除了骑楼外,邓氏民居也被剧组相中。由林柯执导,黄渤、梅婷、朱珠领衔主演的合家欢都市剧《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部分场景就拍摄于石龙邓氏民居。
作为东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的代表,邓氏民居在东莞传统广府民居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当时的建筑新技术、新材料,使整体呈现出浓郁的中西合璧风格。从高处俯瞰,邓氏民居确实有着属于那个时代但又超越那个时代的气质。
而2018年由王千源、包贝尔、王迅主演的电影《大人物》在石龙汇星商业中心取景,则展现了石龙现代的一面。此外,由罗晋、肖央主演的国家反诈骗题材电视剧《旷野之境》(暂名/未上映),以及2021年开机拍摄的电影《起跑线上》,同样也在石龙取景。
据统计,近年来有大概10部影视剧选择石龙作为取景地,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加中。
感受“一日穿越百年”的浪漫
小镇石龙为何受到影视剧组的青睐?石龙镇老城活化办主任李晓军向南方+总结了三点原因。
首先是石龙镇对影视剧组服务得到认可,在业界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其实以前一直都有些剧组来取景,但是当时不需要报批,他们拍完就走了。后来随着制度的完善,来摄制的剧组需要和宣传部门进行沟通,而石龙镇对剧组的服务意识也在加强。”李晓军说。
国内影视圈子不大,大家都会相互打听哪里取景比较好。由于石龙镇在对一些剧组的服务中得到认可,好名声就逐渐在圈子里传播。
之前《奇迹·笨小孩》确定到石龙取景,大家意识到易烊千玺是顶流,希望借助这部电影,把石龙的故事、元素宣传出去。
“当时很盲目,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我们一直保持和剧组沟通,配合完成包括选点、安保、群演等工作,最后拍摄完成得也很顺利。”他说,现在只要是来东莞取景的,只要觉得景是合适的,都会来石龙这边。
石龙镇骑楼街,常惠森摄
第二个原因就是石龙有着独特的影视景观资源。从清末民初起,每隔10年到20年的建筑风貌、城市的印记都能够在石龙找到对应的场景,也就是“一日穿越百年”的都市景观。
很多制片人在考察石龙后都说过大致一样的话——国内保留骑楼建筑的城市不少,也有影视城重置了骑楼布景,但能如此有人气、有生活气息的骑楼取景地却不多,这也是大家喜欢石龙老街的原因。
“电影、电视剧来取景,很多时候都能够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年代感的画面和景别。当时《奇迹·笨小孩》在石龙取景,就在中山路的华景小区找到了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风貌。”李晓军说。
2023年,邓炳强、袁咏仪、王祖蓝等一众旅港乡亲接连来到“东莞非遗第一街”
最后一个原因,李晓军认为是集中度高。一方面,石龙的人文历史、名人资源、景观资源都集中在面积不大的街区中,近代很多名人都在这里成长,剧组可以比较便捷地进行采风;另一方面是石龙的生活成本、居住成本都不高。
“在小镇上,民间的小吃随处都有,烟火气特别足,生活气息浓。剧组进驻后,交通、居住、餐饮的开销相对比较低,这也是石龙适合剧组拍摄的优点。”李晓军说。
那些活化老城的N种方式
随着石龙的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也让更一些不太了解这座小镇的人,对石龙产生了兴趣。
石龙镇名字的由来,坊间有两个说法:一是石龙地表下有一条红石脉,像龙,故名;二是其地原为河滩,沙滩中有数石隆起,乡人依石筑堤防水,取名石隆茔,后石隆与石龙同用。
因水而兴的石龙,自宋代已有人定居,是东莞地区最早设镇的地方。
作为东江运输的交通枢纽,石龙镇在1911年成为广九铁路为数不多的站点之一,商业和交通地位举足轻重,逐渐发展为东江流域和省港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经济、文化、商贸重镇。
兴建于清朝风雨飘摇之时的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清末民初,石龙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齐名,并称为“广东四大名镇”。镇内有历史遗迹、文物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20多处,孙中山、周恩来均曾莅临石龙,宣传革命,是东莞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为中国创造第一个世界纪录的举重传奇陈镜开的故乡。
石龙的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大,全镇建成区比例在扣除水域面积后接近90%,可以说逼近极限,特别是旧城改造已经迫在眉睫。但同时,石龙又有很多历史文化建筑、街区,很多地方不能胡乱拆除。
于是,石龙成立老城活化指挥部,并同步启动“老城活化”系列项目,向着“精致”“宜居”的定位来开展城市改造工作。
对于老城活化,石龙镇计划中的举措有很多,而在大型的旧改工程启动之前,石龙也借此使了点巧劲——随着来镇内取景的剧组增多,他们也意识到这也是老城活化的一大抓手。
李晓军说,他本来对易烊千玺并不太熟悉,但是孩子听说剧组在石龙取过景后,要求一定要到之前的取景点看看,拍照打卡。
“我们在果栏正街29号旁设置了电影《热辣滚烫》打卡墙,在华景小区设置了‘好景电子元件厂’打卡点,同时在小区斜坡楼制作了墙绘。而像邓氏民居,我们也请剧组把拍摄后的道具尽可能留下。”李晓军说,他们希望影视剧组来取景后能够给石龙带来更多人气,通过对影视IP的在地运营,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老城区。
如今,贾玲拍摄过跑步场景的南岸公园也在开展空间环境整治工程,未来将融入更多的艺术元素。
与此同时,2023年开始,石龙镇目光瞄准中山路骑楼街,多部门联合打造“东莞非遗第一街”,通过植入非遗技艺、文创、小餐饮、特产等业态,保持老宅民居等原始风貌,推出“非遗+”游览线路。
石龙炽华兴麒麟醒狮
石龙炽华兴麒麟醒狮店、新昌鼓店、李全和麦芽糖柚皮店、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店、德和兴麒麟狮子店、张氏骨伤疗法等非遗店铺纷纷在老街焕发第二春,石龙知名老字号餐厅翡翠宫也将在中山路开“骑楼店”……经历百余年沧桑的老街,又有了新的活力。
最近,春节前后的中山路,沿路的商铺挂起了红灯笼和春联出售,行走其间,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历久弥新的年味,这大概是在东莞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也许,这就是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新旧更迭之间,集体记忆交替流转,代代相传。
【撰文/摄影】南方+记者 龚名扬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