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25日,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今年东莞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引导学生每年学会一项以上劳动技能,持续深化中小学劳动教育。
让劳动随处发生,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收获。1月29日,“我爱我家 习劳知恩”东莞中小学寒假微视频征集活动第六季火热启动,莞邑学子“拼”才艺、“秀”技能,用微视频记录劳动实践的美好时光。
欢欢喜喜过新年,微视频活动开展的同时,春节期间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会联合南方+特别开辟“劳育寄语”栏目,邀请东莞的中小学校长和劳动教育名师们,介绍各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并为广大学子送祝福,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
莞城步步高小学副校长罗艳萍为莞邑学子送祝福
劳育寄语|莞城步步高小学副校长罗艳萍:在劳动中传递新年期待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天——除夕。
在这一天,人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其中少不了大扫除、贴春联、挂灯笼等,这些习俗都跟劳动相关,人们通过劳动传递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莞城步步高小学秉承“崇文尚雅 步步登高”的办学理念,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构建了“五小”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有三个亮点。
亮点一:课程研发的融合创新。“五小”劳动课程以素养为统领,形成了纵向有序,横向融通的目标体系,建构了以课程融合为实施路径,以“项目式”学习为实践方式,以小园丁、小农夫、小当家、小义工、小工匠五个模块为内容,形成了具有步小特色的“五小”劳动+课程群。
莞城步步高小学“五小”劳动+课程群,为不同年级学子定制劳动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
亮点二:学习现场的开放共享。学习现场是赋能学习真正发生的重要载体,学校以“开放·共享”为理念,开发了多个校内外劳动基地。其中,学校的“莞草e博园”是东莞首个校园非遗主题馆,被评为东莞市首批校园劳动基地,该基地是一个实现观、赏、学、做、展的开放共享的多功能劳动基地。
亮点三:劳动评价的破立并举。学校基于“五小”劳动特色课程,打破劳动评价片面化、简单化、单一化等现状,确立了 “四三四”劳动教育评价模式,促进师生对劳动素养的认知建构和价值理解。其中,《“四三四”评价模式》被评为东莞市首批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基于“五小”劳动教育特色评价体系建构》被评为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
亲爱的同学们,双手创造幸福,劳动成就未来。寒假期间,希望你们认真完成劳动作业,爱劳乐劳、习劳知恩。愿大家在新一年:一勤龙年无难事,劳动圆梦生活美,龙年吉祥,新年快乐!
【策划】王慧
【整理】黄婷 黎晗
【供稿统筹】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