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如何强“芯”?|十问广东经济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端牢“饭碗”、装满“菜篮”的关键。

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生猪育种,全国领先;广东荔枝,甜蜜全球……从打破国外种源垄断、创造“从无到有”,到加快品种改良、实现“从有到优”,广东已然站在中国种业的高地。

但也要看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种业科技仍面临不少“卡脖子”难题。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满足,对种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实现种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广东何为?

攥紧种质,守好“家”业

种质资源,是育种人眼里的“大宝贝”。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就是制造“芯片”的“晶圆”。护好用好,格外重要。

种质指的是什么?包括种子在内,植物的果实、根、茎、苗、芽所有带有整套遗传物质、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源统称为“种质资源”。

以荔枝为例,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有这么一个大型的“种质资源圃”:既有“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常见的品种,又有“榆林大丁香”“红绣球”“离娘香”等稀罕物。在这里,珍藏着来自全球各地超600份的荔枝种质资源。

不只荔枝,得益于宜人的气候,广东种质“家底”丰厚。

守好种质“家”业,广东不遗余力:

一方面,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如建成并投入使用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

另一方面,加强新技术应用,打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共享与利用平台。如启动建设水稻、蔬菜核心种质资源DNA图谱库、主要畜禽品种DNA指纹特征库等。

如今,全省累计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7.6万份、畜禽种质资源(遗传物质)10.02万份、水产种质资源(遗传物质)9.8万余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6.5万余株……大批珍稀特有种质资源得到保护。

百容草鱼“雄鳢1号”。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百容草鱼“雄鳢1号”。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通过关键性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掘与利用,广东培育出一批走向全国的重要品种。百容草鱼“雄鳢1号”就是其中之一。

广泛收集国内各大水系草鱼原种、综合采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雌核发育、分子育种等育种手段,再经严格对比测试筛选良种……一条看似“平平无奇”的草鱼背后,是一口气说不完的“海选”之路,也凸显育种工作的不易。

“做育种最难的是坚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守得住的。”佛山南海百容水产研发专家陈柏湘说,经过连续3年中试养殖,“雄鳢1号”雄性率93%以上,生长速度整体提高25%以上,相同产量饲料投入降低8%—20%,在广东主产区每亩增收3万—5万元,提高综合效益40%以上。

稻浪翻滚,遍地流“金”。

稻浪翻滚,遍地流“金”。

除了鱼之外,广东“稻”亦有道。

2023年新一批超级稻品种名单中,由广东育成或参与育成的超级稻增至36个,占全国总数的28%,全国第一。其中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或参与育成的超级稻水稻品种有28个,占全国确认超级稻品种总数的21.7%。

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百年磨一剑。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擂台比武,广东是当之无愧的“武状元”。

三方合力,新科“高种”

有“种”还不够,广东得“高种”。

建设广东种业创新高地,关键在政、企、研三方联动。

此话怎讲?

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

一个新品种要想在市场走得更远,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

以白羽肉鸡为例,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持续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安排资金用于广东省白羽肉鸡种业创新园建设,以及白羽肉鸡新品种推广,打造白羽肉鸡国家品牌。

除了白羽鸡,广东还建有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基因库等国家级种业创新平台,启动建设10个省级种业创新园,正在筹建国家现代海洋牧场(南方)种业创新基地……

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

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

国字号的“硬支撑”一个接一个,助推广东种业振兴“强筋壮骨”。

种企是现代种业主体,种企强则种业兴。

去年12月,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暨“百千万工程”种业交易中心启动仪式举行。上千家企业超5000个展示品种,在阡陌之间尽展芳华。有了种企、有了成果,还得有平台。此次大会还启动了“百千万工程”种业交易中心,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各方搭建一个交流、对接的综合性平台,每年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近30亿元。

一批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从广东辐射全国,站上世界种业舞台。

广州,种业小镇园区内“中化现代农业南沙技术服务中心”。

广州,种业小镇园区内“中化现代农业南沙技术服务中心”。

种业科研院校和人才成为育种技术攻关先锋。

事实上,育种是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学科交叉协作。如何判断未来的市场趋势?育种的前期投入靠什么来支撑?又该如何保持市场竞争力?

广东汇聚起一批顶级种业科研团队,取得了一批育种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团队,突破石斑鱼、罗非鱼等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团队,建成我国最大的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

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新种质资源,支撑生猪种业自主创新。

……

广东还大力推进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种业联合攻关,坚持自主培育新品种——

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二系杂交生猪配套系“光明猪”配套系;

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肉鸭配套系“三水白鸭”配套系;

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肉鸽配套系“天翔1号肉鸽”配套系;

……

你可能不懂“配套系”的含义,但这些“全国第一”的分量,不言而喻。

以市场为导向、有着国字号的硬实力,广东不断地推陈出新,为种业振兴添砖加瓦。

政、企、研三方合力,新科“高种”,水到渠成。

种业有“势”,更得有“市”

想让人食过翻寻味,靠的不是实验室的亮眼数据,而是实实在在的,入口的要知味,入目的要赏心。

因此,赢得果农、消费者的认可,才是该品种成功与否的关键。

春节假期,亲朋好友相聚,少不了炸鸡和啤酒。而作为炸鸡主要原料的白羽鸡肉,种源却严重依赖进口。

两年前,由新广农牧研发培育的“广明2号”白羽肉鸡配套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实现了我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零的突破。

事实上,“广明2号”在2022年刚推向市场时,反响并没有那么好。在新广农牧白羽肉鸡育种研发基地负责人李森看来,原因有很多。

“企业养着国外的品种正赚着钱,为什么要改换国内的品种?”李森说,刚开始,“广明2号”刚获得国家审定,知名度比较低,市场认可度不高。

如今,“广明2号”在白羽肉鸡市场的角逐中渐渐崛起。2023年底广东省白羽肉鸡种业创新园祖代1期投产,广明祖代种鸡存栏将达到35万套,产蛋鸡存栏超过20万套。2024年可向市场供应“广明2号”父母代500万套左右。

占领市场,“鸡”不可失。而作为广东的特色产业,荔枝的新品种在市场推广中也是曲折向前。

“凤山红灯笼”,粤东地区高产、优质、抗裂的荔枝品种,是近年市场的“宠儿”之一。

“汕尾地区以前种植的荔枝一直是大核低效的怀枝、黑叶等传统品种,优良品种换种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广东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荔枝资源与育种团队成员蔡长河说。10年来,该团队坚持到田间地头进行示范指导,及时为果农解决技术难题。

打通推广种植的环节后,“凤山红灯笼”名气渐响。去年,“凤山红灯笼”售价达25—50元/公斤,价格远高于一般品种,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力量。

如今,“凤山红灯笼”已经走出广东,被重庆、杭州等地评为“消费者最喜爱品牌”,成为汕尾乃至整个粤东地区的名片。


话题研究员 黄进 彭琳 古嘉莹

编辑 古嘉莹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