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文化空间的“三张面孔”|新春走基层

南方+ 记者

珠海的艺术生态如何?怎样发挥珠海联通国际的区位优势?

前不久,位于珠海老城区的“须臾欢忭”艺术空间,策展人陈小六与几位艺术家共同开展了一场城市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吸引一众年轻人关注,参与名额早早便被抢购一空。

在珠海过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打开年轻人的社交平台,“音乐派对”“主题约拍”“文艺演出”等休闲方式花样百出。得益于创新精神与多元文化需求的不断碰撞,一众诸如“须臾欢忭”类的特色文化空间正在珠海蓬勃生长。

这些文化空间有何特别之处?它们如何俘获年轻人的芳心?春节前夕,南方+记者走访珠海多家特色艺术空间,对话主理人,从几个侧面一窥珠海年轻人的文化世界。

旧房子里的当代艺术

三年前,“须臾欢忭”横空出世,在珠海艺术圈实火了一把。这个由红旗街老旧民宅改造而成的艺术空间,凭借复古而极具现代艺术气息的展品,成为珠海艺术圈年轻人心中的打卡地。

1000多块腐木打造的外墙、洞穴风格的空间设计、先锋前卫的艺术展品……“须臾欢忭”是一家藏在红旗街居民楼的艺术空间,外看似其貌不扬,内实则别有洞天。

100余平方米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3间独立展厅及一间书房,还保留了一处下沉式互动空间。作为连接艺术家和观众的平台,这里可展示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绘画、影像、雕塑、装置、文献或是即兴戏剧。

天气好的时候,阳光从腐木外墙间隙倾斜而下,让整个展厅通透且温暖。在这里可以发现,相比某些仅租用商圈一层的“网红展”来说,观展体验更舒适,让观众有更多空间与艺术家“对话”。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年轻人能够与当代艺术交流对话的文化空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静下来。”阿盖介绍,目前“须臾欢忭”一方面主打驻地艺术家和本土艺术家,另一方面也着力邀请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参与。

据不完全统计,“须臾欢忭”已与国内外艺术家共同举办十余场艺术展览。阿盖透露,这几年空间渐渐地打出了自己的名气,前不久还有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知名艺术家主动寻求独家合作。

现在的成绩远远超出阿盖的预期。“须臾欢忭”的成立,最初是他和4位好友的兴起之作,他们中间有画家、民宿老板、诗人,也有在读博士,唯独没有专业的策展人和主理人。凭借着对艺术的一腔热情,大家就这么一头扎进去了。

从装修到策展,从活动设计再到空间运营,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亲力亲为,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阿盖笑言,空间里的墙面、桌椅包括木门等内容,90%都是他们自主完成。

“艺术是有温度的。”阿盖直言,“须臾欢忭”寓意着短暂的欢愉,他们想让更多的青年走进老街区感受属于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与世界级的当代艺术作品面对面。

开店以来,阿盖遇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目的前来,或倾诉,或治愈,或发泄。在这一段段故事中,阿盖也设法在其中探索艺术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在我看来,文化本没有小众与大众的区分,每个人的热爱都值得被尊重。”阿盖告诉南方+记者,未来他想要让须臾成长为一家社会公益性属性的企业,谋利而不营利,做珠海当代艺术培育的先锋,同时用艺术疗愈更多城市青年。

“老”照片里的新故事

近年来,胶片摄影实现了复兴,不仅是在电影人之间,那些只拍摄过数码照片的人对胶片摄影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很多人手里拿着淘汰下来的二手胶片相机,从网上买来胶卷和相纸,感受着胶片带来的质感,却苦于找不到专业的冲洗和暗房。

在胶片冲洗市场鱼龙混杂的时候,珠海老香洲悄悄搬来了一家“老麻烦暗房”,带着更多年轻人重拾胶片里的时光记忆。

暗房主理人樊国真,师从当代著名摄影家、台湾人文摄影第一人阮义忠,从事胶片摄影20余年。去年开始。他开始尝试在老麻烦暗房里进行胶片冲洗教学。

走进这个暗房,架子上放着各种胶卷、显影罐、计时器、放大机等冲洗器材,显影、停影、定影、水洗、烘干等冲洗步骤,被写成标签,整整齐齐的贴在罐子上。

暗房不大,却“五脏俱全”。慕名前来学习的年轻人,时常在暗房里面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享受见证影像从胶片到相纸的过程。在樊国真看来,和数码摄影拍到好照片时的瞬时快乐相比,胶片摄影带给人一种延迟的满足,在冲洗的过程中这种期待值被无限放大。

“一张胶片的成型需要经历选材、选角度定格和冲洗显影的过程。因为胶卷有限,一张胶片照定格之前的准备需要尤为谨慎。”樊国真表示,在数码时代,黑白胶片让摄影回归纯粹,冲洗出的照片才是真正能够保存下来的瞬间。

日常的他,喜欢背着相机用脚丈量城市,这么多年来他几乎走遍了主城区的大街小巷,只要遇到喜欢的场景,就会按下快门。

在樊国真的镜头里,多角度深度展现了珠海城市的魅力和气质,既有明媚青春与岁月变迁的和谐共存,也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交织融合。

去年以来,樊国真开始创作拍摄“遇见自己”系列作品。他在社交平台上发起拍摄招募,试图用几年的时间完成200人左右的人像拍摄。在他的构思中,同一张底片中模特将呈现两种不同的自己进行互动,全程用相机胶卷完成拍摄。

被困在椅子中的自己、相互拥抱的自己、平行而立的自己……在这个系列中,每个画面与主题都是樊国真精心构思而成。他试图用黑白照片与观众建立起情感链接,多维度的展现人物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

樊国真透露,目前已完成40余组的拍摄工作,期待之后用镜头记录更多珠海这座城市中,不同环境下不同人群各异的生活状态。“随时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入探寻自我的过程,与我一同探索光影世界的魅力。”

古村庄里的电子乐派对

说到珠海年轻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北山村一定榜上有名。

这个拥有近800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既有老树、瓦顶、青砖墙的岁月痕迹,也有街灯、画展、日咖夜酒的现代浪漫,更有薪火相传的红色文化……

北山村保留城市随时代变迁的生长轨迹的人文温度,同时在多元文化和业态互相碰撞中演绎着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新生、潮流。

一个月前,资深电子乐爱好者小伍在北山大院里开设的“After House 阿福屋”正式对外营业,它是一家为电子乐同好者提供交流空间的小酒屋。

近两年来,电子音乐在国内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喜欢上俱乐部文化,参加Party、去音乐节看电音现场表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走进小伍的小酒屋,映入眼帘的便是他珍藏的各色黑胶唱片,十来平方米的空间里摆着不下300张唱片,碟机、频谱分析仪、贝斯、手鼓等器材一应俱全。

小伍介绍,小酒屋将不定期举办电子乐派对、黑胶分享、黑胶试听活动,气氛好的时候还可以在露台来一场不插电的演出。“我希望能够透过这家店,拓宽珠海电子乐的音乐受众,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一起玩音乐朋友。”

9年前小伍随家人从河北来到珠海工作,除了主业的土建工程师的工作,他大部分都花在玩音乐上,借由组乐队、办音乐派对等经历让他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同时也让他进一步融入珠海这座城。

正如理查德·佛罗里达所说:“创意阶层的崛起将带动新的城市选择逻辑。”可以看到,文化空间生产正成为提升城市国际形象与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与人才的重要引擎。

多元文化空间的蓬勃生长,是否能为城市注入更多新鲜活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采写】南方+记者 吴枫

【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

【策划】吴冠霖 吴枫

编辑 刘梓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