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青年在行动丨陈晓姗:这一路走来,我收获的远比我付出的更多、更珍贵

汕头青年
+订阅

今年是团潮阳区委开展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第四年,有越来越多的潮阳青年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在青春新赛道上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基层一线的青春背影中,乡村振兴志愿者陈晓姗便是其中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志愿故事吧!

“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在父母的鼎力支持下,毕业后决定回到家乡投身基层,便报名了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期待着能感受家乡的发展,参与家乡的发展。

对我而言,在参与志愿服务的一年多来,每天都是在学习新东西的过程,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志愿者”已经成为我青春的标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是我的人生格言。

我在大学期间曾担任过园林专业学生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对于党务比较熟悉,兼职镇团委副书记的期间,我参照填写入党志愿书的要求指导着新入团的团员正确规范填写入团志愿书,并且向新团员们宣传认真填写入团、入党志愿书这些材料的重要性;另外还会不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譬如在春节期间,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青春情暖”新春慰问送关怀活动,为困难青少年家庭送去关怀与温暖;多次组织开展“绿美广东 青年先行”专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植树,填土,浇水等,为金灶镇增添一抹绿色。

我喜欢做志愿,这是一件既能帮助别人,有获得感的事。

今年的寒暑假期间,金灶镇迎来了一批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我有幸作为“东道主”参与到他们的突击队行动中来,向他们介绍金灶镇的基本情况,与他们一起下农田,走企业,做志愿,办活动,收获了很多友谊和快乐。我也感受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只盯着大城市的繁华,他们更愿意回到乡村的田间地头,寻找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我的家乡金灶素有“百果之乡”的美誉,在金灶,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水果,桑葚、杨梅、荔枝、龙眼、橄榄、火龙果、青枣等很多,在桑葚盛产期间,我作为一名乡村志愿者参与到2023年汕头市“青耘中国·春耕希望”助农直播金灶行活动中,用诙谐的语言向大家介绍桑葚、梅饼、马蹄粉丸等系列金灶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包装过程,展示我们镇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成果,吸引了众多网友驻足观看。在我的热情推荐下,大米、土鸡蛋、油柑茶等特色产品悉数亮相,通过现场展示、现场煮及试吃、互动问答等环节吸引大批观众留言互动,下单购买。据统计,此次直播活动共吸引上万人观看,获得超2万次点赞。通过“直播+助农+电商”的方式,有效地帮助农户、商家拓建产销桥梁,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也让更多人了解金灶、关注金灶。

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我渐渐对基层有不一样的感触,这并不仅仅只是我的家乡,也是我想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和温暖的地方。我很想感谢自己当初选择回到家乡,“一定要用青春做点事”的单纯初心,这一路走来,我收获的远比我付出的更多、更珍贵。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