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阿妈牌”咸丸,才是万江人过年的滋味

南方+ 记者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东莞水乡吃咸丸

咸丸是东莞人的团圆“硬菜”

不管是冬至、除夕还是元宵

餐桌上没有咸丸

团圆的味道就少了一半

无

即便如今年夜饭花样繁多

但万江依然保留着除夕夜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咸丸的传统

一颗软糯圆润的咸丸

一口味鲜料足的汤汁

才是阖家团圆的真滋味

无

咸丸又白又圆,寓意富足、团圆。每到除夕,万江的阿姨们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去市场采购新鲜的年夜饭食材,以及主食咸丸的材料。除夕夜,儿子女儿们都会早早地回家,围坐在一团,盛一碗热乎乎的咸丸,和妈妈聊家常,和爸爸谈工作,一家人整整齐齐庆团圆。

无

传统的咸丸都是手工制作的。团圆佳节来临之际,万江巧手的阿姨们就会用上好的糯米粉,加水和成韧性十足的面团,再把面团揉成长条,随意捏成小团,对美观要求比较高的阿姨们还会把用手把每个小团都搓成圆形。手工做出来的咸丸大小不一,也不全是规则的圆,所以几乎没有两颗相同的咸丸。

无

如今,为了省时便利,万江各大商超、农贸市场都推出了一包包做好的糯米丸子,街坊们只需自己熬制汤底,加入糯米丸子即可食用。

无

然而,一锅鲜甜的咸丸,汤底才是灵魂。

无

在万江,街坊们通过长期的探索,积累几代人的经验,通常会以瘦肉、排骨、鸡肉、瑶柱、鱿鱼、冬菇、萝卜作为佐料,在开锅煮汤前,把瘦肉和排骨腌制好,鸡肉过水,萝卜煮熟,再把所有材料一并炒香、加水煮沸,熬成一锅香甜的浓汤,最后加上糯米丸子煮沸便大功告成。

无

春节来临前,滘联社区的刘顺有用传统食材为家人做了一次咸丸,她事先买好了糯米丸子,起锅烧油,葱段、姜、蒜、沙姜放油锅内爆香,把所有佐料都放进锅里炒一遍,加水没过所有食材。此时,她在汤汁中放入了自己的“独门秘方”——沙姜。刘顺有表示,沙姜能让汤汁更入味、更香甜。待汤汁煮沸,她加入了糯米丸子,不一会儿,厨房里已经溢满了鲜美的咸丸香味,撒上葱花和蒜的时候,孙女已经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尝鲜。

无

“要说最好吃的咸丸,那一定是‘阿妈牌’咸丸。”刘顺有的儿子表示,全家人都非常喜欢吃妈妈做的传统味道,十几年味道都不变,而且总是料比咸丸还多。每次做好一大锅咸丸,刘顺有都会打电话或者叫邻居过来勺一碗,分享团圆的滋味。

无

咸丸还是一道非常灵活的主食,鸡肉、鱿鱼、冬菇、瑶柱等配料只是基本食材,但凡有你想吃的,妈妈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加进去。在许多东莞人的年夜饭上,一碗咸丸还会有海鲜、腊肉、白菜等其他美味,而且味道同样鲜甜可口,主打一个汤鲜料足。

年越近

团圆味道越浓

除夕你打算至少吃几碗?

你家的咸丸又是什么料呢?

【撰文】夏颖燕 郑国豪

无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