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步入2024年,中非贸易B2B跨境电商平台YITOO创始人温冬明便谋划着新一年的布局——加快跑通中非跨境贸易“线下+线上+物流+支付”新生态,让千年商都的“广东造”更顺利地走进中国跨境卖家的“新蓝海”——非洲。
“广州非洲商人减少了?其实生意一点都没有少,交易一直都在。”温冬明眼里,当下的非洲,商机和风险共存,谁能在中非贸易中更快修建起一条更畅通的跨境电商之路,谁就能成为中非贸易的赢家。
中非贸易源远流长,千年商都广州是重要集散地。在当前的中非贸易新形态下,粤企如何迎击?如何乘风破浪抢占新风口?中非跨境电商还有哪些关键环节亟待打通?
01
新变化
客户一直都在,换一种方式来交易
“又有一笔订单了,这一次是10万件的单。”尽管临近春节,大部分工厂已经陆续放假,但服装贸易公司总经理王强(化名)仍在抓紧赶在春节前将一笔来自坦桑尼亚的订单安排生产。
“这是一个从未在线下谋面的坦桑尼亚大客户。起初下单都只有几百件,但现在他们却成了我们最大客户。”过去一年多,王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YITOO感受到了中非贸易的新变化:越来越多的非洲客户没有来过广州,或者减少来广州的频率,但却通过跨境电商与广州的贸易企业逐步建立起信任。
当前,全球市场处在经济下行和艰难复苏中,但非洲市场却有其独特一面。“对于广东的商贸企业来说,非洲市场的增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长期从事跨境电商贸易的温冬明说,跨境贸易在经历了疫情前十年最繁荣最巅峰的时期后,便随着全球经济的疲软、边缘政治的影响、产业链转移、国内激烈竞争、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市场变化,开始进入发展的平缓期。然而,非洲却是另外景象——作为全球人口增长最快、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地区,且有越来越多受教育的群体从事商业,正在迸发出强劲的活力。
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新华社发
也正因此,外贸企业越来越重视非洲的新机遇。经济学人智库最报告,非洲经济增长将由2023年的2.6%升至2024年的3.2%,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亚洲。2024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个经济体中有12个将位于非洲。IMF亦看好非洲经济,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增速2.9%,而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增速预测破6%。
“以往遥远的物理距离和陌生的文化环境,让人们可能很难把非洲和中国电商卖家联系在一起。”温冬明提供的一组数据,向我们描绘了中非贸易正在通过跨境电商加速“双向奔赴”:非洲各国目前80%—90%的轻工业商品都进口于中国,中国生产的日常消费品在非洲很受欢迎。
“很多人都说,广州现在是不是非洲商人比以前少了。其实不然,他们换一种方式仍在和广州这个千年商都做着生意。”温冬明说,千年商都广州是贸易的重要集散地。过去数十年,乘改革开放之风,在广州淘金、小北、三元里数百个批发商城里,非洲商人一直是“带货”主力之一。而今在非洲,伴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智能手机用户不断改善和增长,流量费用不断降低,让电商在非洲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加之疫情改变了传统贸易的方式,不少非洲商人开始转向通过电商渠道线上交易。
对此,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代理执行秘书安东尼奥·佩德罗深有感触——非洲电子商务交易正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地区电商交易有望增长50%,在线购物消费者将从2021年的3.34亿增加到2025年的5.19亿,增速超过56%。
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SHEIN在南非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公开报道,SHEIN超越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和亚马逊,成为南非Google Play下载次数最多的购物类应用。事实上,自2022年5月进入非洲首站摩洛哥以来,SHEIN一直稳居非洲大陆购物类应用排行前列,月人均使用时长持续领先。除了SHEIN在非洲市场开疆拓土外,中国另一跨境电商巨头Temu也剑指非洲,将这一新兴市场纳入了其出海版图之中。
02
新方式
商贸批发城集体“上线”,双向奔赴提速
“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重新构建新的贸易对接模式。”在位于白云区的广大服装商贸城内,贸易商陈先生去年底开始尝试通过跨境电商模式与非洲的客户开展贸易。“你不去占领阵地,阵地就要被夺走。”他深谙当下转型的重要性。
资料图片。
这是全球产业链转移,给广东外贸企业对非贸易带来的新挑战。温冬明告诉记者,当下中非贸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部分非洲客户转向泰国、印尼、墨西哥等地采购,部分通过网络或电商平台寻找工厂,部分在非洲当地直接向落地非洲本土的供应商拿货。跨境贸易不再“一招鲜吃遍天”,不少线下批发商城出现空置率高、租金下降等现象。
新形势之下,传统粗放式的贸易增长日趋乏力,行业面临洗牌和重新整合,批发商城也需要新思路与新打法。
“对非贸易是广东企业的传统强项,广东地区汇聚了全国最多、最大的对非贸易批发商城、物流仓,应该构建起更完善的供应链、跨境物流体系和服务链。”温冬明说,将千年商都广州的大批批发商城,以更高效更流畅的方式对接进入非洲市场成为我们破解中非贸易新变化的解题思路之一。
去年下半年,YITOO与华南地区最大专业批发市场之一的广大商贸城、跨境金融和风控服务公司XTransfer展开“外贸生态+”战略合作。三方将在流量共享、资源整合、物流服务、品牌出海和支付链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深耕跨境贸易市场。
其中,YITOO成立于2018年,脱胎于经营了15年的非洲物流和贸易实体,积累了从采购商、供应商、到国内通关和目的港清关等优质资源,打造中非贸易B2B电商平台,已经构建整个贸易闭环和生态链。广大商贸城21年来专注于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总面积50万平方米,坐拥7000多家优质商户,每年采购额高达上百亿,是华南地区经营面积最大、服装箱包鞋经营品类最齐全、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之一。
资料图片。
03
新课题
让货能卖得出去、钱能收得回来
“做外贸生意,商品卖出去还不算,最关键的还是:‘钱能收得回来’。”然而,面对已日益清晰的贸易新趋势,不少广州的贸易批发企业仍有顾虑。其中,跨境支付成为主要痛点。
事实上,这样的顾虑并非杞人忧天。
当前,许多商家已经在非洲铺开贸易,将大量“广东制造”商品打入非洲市场,客户遍及尼日利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市场。但与此同时,不少商家也面临着跨境支付和收款的难题——在传统常规的跨境支付环节中,商家打通跨境支付需要经过开立海外银行账户、准备材料、当地银行尽调审核等极为繁琐且高风险的流程。
“许多商家至少要90天,才能开出一个海外币种的账户。”在海外银行开户的某企业抱怨。
另一名在非洲市场从事外贸经营的商家表示,中非贸易资金链的痛点在非洲端是资金汇兑和付款时长,在中国端则主要是资金收付和贸易合规要求。加之,非洲货币种类多、银行覆盖率低、汇款和转账手续费高,都成为外贸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在资金链上的痛点。
此外,部分企业在出海到非洲部分有货币管制的市场时,本地货币首付款、币种转换,以及其中涉及的冻卡风险和资金涉诈风险,更成为目前新趋势下跨境市场支付市场的痛点。
“非洲市场缺乏美元结算,而如果通过国内或国际上不合规的机构进行操作,则容易引发合规风险,甚至导致收款后银行卡被冻结,影响后续的收款和结算。”温冬明表示。
资料图片。
在业内看来,跨境支付作为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基础设施,其作用相当于为中国企业出海打造一条便捷的“公路”。快速、安全地打通跨境支付通道,成为中企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升级下的必然需求。
“但新海外贸易模式中,小单、高频、碎片化的外贸订单,传统的支付渠道也很难一笔笔甄别资金风险。”一家跨境支付公司负责人表示,传统的外贸结算方式较为“低速”“繁琐”,不能适应越来越多样化、追求交易时效的外贸新业态。安全、合规、透明、高效、低成本的支付渠道,是当下许多出海商家的急切需求。
“跨境贸易‘最后的一公里’不是物流,是支付;跨境贸易的未来不只是电商,而是整个信用体系的生态。”温冬明表示,随着外贸趋势的变化,传统跨境支付逻辑中许多亟待解决的支付痛点也逐渐浮现。因此,要构建起更为畅通的中非跨境贸易通道,跨境支付这一“普通公路”也需要向“高速公路”升级。
为此,三方合作构建起来的是“线下+线上+物流+支付”新生态,中非贸易商户可以入驻YITOO中非贸易B2B电商平台,全流程线上实现获客、物流、出口报关、收款、结汇等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YITOO和XTransfer的合作,实现线下物流仓的验货服务、入仓单、装箱单的管理,数字数据的实时协同,更好地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
XTransfer广州区域总监吕宏丽表示,买家无需跑银行、换美元便可直接使用本地货币进行支付,最快能达到货款7×24秒速到账,预计节省95%的换汇成本,大大提升贸易资金周转效率。
当下的跨境贸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生产销售链,而是综合了供应链整合、设计开发、渠道销售、货物交付体系、物流、支付闭环、品牌发展等完整商贸生态。未来,“外贸生态+”还将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多的数字技术与新科技,探索更多跨境贸易新玩法,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生态走向更加健康、有活力的新未来。
南方+记者 陈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