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连问三个“到底是谁”,答案不言自明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戈隆东

到底是谁在制造威胁?

到底是谁在滥用武力?

到底是谁在误导舆论?

北京时间2月6日凌晨,联合国安理会就上周末美国空袭叙利亚和伊拉克举行紧急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发言时连问三个“到底是谁”,呼吁有关国家拿出政治意愿和决心,多一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实际行动,少一些自私自利的地缘政治盘算。

05:47

中方在安理会紧急公开会上三问到底是谁

(一)

美军此次空袭到底有什么背景?

据报道,美军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发动的空袭已造成39人死亡,美国政府称这是对3名驻约旦美军士兵不久前遭无人机袭击丧生的报复。

美东时间1月27日晚,位于约旦东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带的美军基地遭无人机袭击,造成3名美军士兵死亡,超过40人受伤。美方认定位于伊拉克境内、受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伊斯兰抵抗运动”旗下武装组织发动了针对美军的袭击,其所使用的无人机系伊朗制造。

连日来,美国总统拜登和多名美政府高级官员多次警告称,将对袭击美军的武装组织实施分阶段多次报复。

很明显,美军此次空袭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目标,就是报复行动的开始。而且,美方一再强调,报复行动仍将继续,“美方将对伤害美国人的行为作出回应”。

(二)

从本质上说,无论是哪一方发动袭击,都是非正义的,都是必须谴责的。

但是,双方的袭击又有所不同:叙利亚和伊拉克都是主权国家,美军的空袭属于国家行为,不仅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也严重侵犯了叙利亚、伊拉克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与中东反美势力利用无人机袭击美军基地的恐怖组织行为有所不同。

历史上有太多“以暴易暴”的教训,包括至今仍然深陷战争泥潭的巴以冲突,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等在全球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本应从中得到启迪——“军事手段不是出路,以暴易暴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积极扮演劝和促谈的角色,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

然而,现实却是以暴易暴、以牙还牙,选边站队、拉偏架,致使矛盾冲突扩大化、复杂化、持久化,与和平和解南辕北辙。

2024年1月1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解放广场,民众手持“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的标语。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2024年1月1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解放广场,民众手持“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的标语。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三)

更关键的问题是,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美方解释称空袭是对伤害美国人的行为的报复,问题是袭击者为何会反美并袭击美军、美国又为何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美国对中东各国的态度又是否公正……

中国有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美国被袭击的“瓜”到底是谁种下的?国际反美情绪的“豆”到底是谁播下的?

问题确实非常复杂,矛盾也是多方交织,但必须追根溯源,搞清楚“到底是谁”。

总而言之,在这些关键问题上,要尊重事实,坚守正义,坚持原则,不能谁嗓门大就由谁定调子,也不能谁拳头硬谁就说了算。

美方声称“不寻求在中东或其他任何地方制造冲突”,但实际上却背道而驰,有关军事行动无疑正在该地区引发新的动荡,进一步激化矛盾,必将加剧中东地区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

伊拉克谴责美军空袭。

伊拉克谴责美军空袭。

(四)

当前,中东局势已经处在极度危险的边缘。推动局势降温、防止冲突升级是国际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

几个月来,中东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根本原因在于加沙停火止战一直无法得到落实。

中方多次强调,在加沙立即实现停火刻不容缓,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前提,是国际外交努力的最优先事项。

各方应该顺应国际社会强烈呼声和压倒性共识,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采取有力行动,推动立即停火,拯救生命,缓解人道灾难,遏制冲突影响外溢。

同时,也敦促有关方面保持冷静克制,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非法军事行动,避免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甚至失控。

有关国家要切实发挥应有的建设性作用,尽快从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中跳出来,真正展现出负责任的国际担当和作为。

(五)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变得更加危险,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站在人类关键的十字路口,各国何去何从,关乎世界的命运和未来。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

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各国必须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充分认识到各国命运与共、未来相互依存,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于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编辑 张鹏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