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青年改变命运的神器,超七成“三蹦子”来自这家穗企

南方+ 记者

03:40

西非,科特迪瓦,非洲大地两年一度的“热闹时刻”在此上演。24支非洲顶尖国家队齐聚绿茵场,角逐非洲杯这项非洲顶级足球赛事的冠军头衔。

丰富的中国元素亦是本届非洲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届赛事的6个比赛场馆中有3个由中国企业建设完成。

一个中国品牌也格外耀眼——广州企业德诚控股集团(下称“德诚”)旗下的摩托车品牌APSONIC。APSONIC是本届非洲杯官方赞助商中唯二的国内品牌,其身影在赛场内外随处可见。

“成为官方赞助商是非洲这片热土对APSONIC的认可。”德诚总经理任庶表示,要成为这个非洲最知名的顶尖体育赛事赞助商,除了企业的硬实力之外,对于赞助商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服务能力等,非洲足协都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APSONIC在其业务所在国的三轮车市场占率近70%、两轮车市占率超20%,是不折不扣的知名品牌。

从卖摩托车到西非赚得第一桶金到创立自主品牌,再到如今累计卖出超300万辆摩托、产品销售区域覆盖16个非洲国家,德诚的故事成为中国企业勇闯非洲、扎根非洲的生动注脚。

从广州出发,“驰骋”非洲大地

将摩托车卖往非洲,源于一次“偶然”。

2002年,德诚董事长兼创始人张连意欲开拓海外市场,在南非转机时偶然听中国同胞说非洲市场有较大的摩托车需求,于是果断行动,决心去非洲看看。

彼时的西非市场上摩托车还不是很多,一些进口摩托车因价格昂贵,超过了普通民众的购买力水平,因此市面上大多以二手摩托车为主。而当时中国摩托车行业已十分成熟,新车在市场上的售价仅为其他进口摩托车的一半左右,有极大的价格优势。

张连立刻意识到背后的巨大商机。

2003年初,张连的创业团队从广州莲花山港出发,辗转香港等地前往非洲考察。创业团队在实地调研了非洲多个城市之后,将德诚首家子公司设置在多哥洛美,成为国内首批进驻非洲市场的摩托车贸易代理商。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们发了两个货柜的摩托车到多哥,没想到货柜一到码头就被一抢而空,后面又重新从中国订货,货柜到了后,还是一抢而空。”就这样,德诚在多哥慢慢打开了市场,发展了经销商,站住了脚。

此后,通过代理中国重庆、广东等地生产的摩托车品牌,德诚成功打破了其他品牌长期垄断的局面,赚得了第一桶金。

尽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张连清楚地明白,只掌握渠道完全不够,还需要打造自主的品牌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2005年,德诚在西非的多哥创立了第一个摩托车品牌APSONIC,采用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形式进行生产,通过直接便利的终端入口收集市场需求和客户预期,充分保证APSONIC前端市场性价比的同时也使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经过十多年的稳扎稳打,目前APSONIC的营销网络已遍布整个西非市场,德诚在西非七国拥有十余家子公司、4500多个终端网络。

除了摩托车整车之外,德诚的业务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在摩托车配件方面,公司累计销售近15亿美元,连续20年保持增长,在业务所在国市占率超25%。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农机和通用机械、连锁零售、新能源、出行等业务。

随着德诚的发展,公司的人员和资产规模都迅速扩大,2015年初,德诚搬入南沙,成立集团总部。

“德诚这几年的发展也与南沙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任庶表示,南沙区出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助力企业发展。比如说德诚去年刚刚被认定为南沙区“总部型企业”,让企业在经营贡献奖励、骨干人才个税节约等方面获取了切切实实的利益。

由西向东,德诚正不断扩大自己在非洲的版图。肯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重要支点,2021年,德诚果断成立肯尼亚子公司,正式进入位于东非的肯尼亚市场。目前,德诚肯尼亚子公司业务发展迅速,短短两年就一跃成为肯尼亚排名前三的摩托车配件品牌商。

未来5年,德诚将力争实现“双百亿”的目标,即销售收入和资产规模双双超过100亿人民币。

扎根的密码:让品牌本土化

走在西非国家的街头,在上下班高峰期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大军中,在飞驰在街头巷尾的三轮摩托上,在街道旁星罗棋布的摩托车店铺里,“APSONIC”的Logo随处可见。

一家身在广州的企业,如何让自己的产品热销万里之外的非洲?德诚的成功,早已不靠当初的价格优势。

本土化,是德诚扎根非洲的关键密码。

“很多国内外贸企业走到非洲,只是简单把中国的产品弄到非洲去,他们不知道非洲的环境、非洲的使用条件,不明白当地人的需求,因此注定不会成功。”任庶认为,唯有实现本土化发展,才能让中国品牌真正走出去。

目前,APSONIC共有员工1500余名,其中80%是非洲本地员工,非洲很多子公司的核心业务骨干都是本地人。“当地员工更了解本土文化、消费习惯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任庶表示,让当地员工参与管理更容易获得市场及消费者认同,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市场的精耕细作。

为了让制造的产品满足非洲使用者的需求,德诚还打造了实验中心+工厂技术中心+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产品适应性开发体系。

在南沙,德诚搭建了摩托车“整车环境实验舱”,通过模拟非洲的气候、使用环境等因素,对发动机、空滤器、货箱等不断地革新改良,使其完美适合非洲工况。

“例如,德诚的摩托车明星车型——ALOBA,可以说在非洲是家喻户晓,路人皆知。该车经过‘整车环境实验舱’无数次试验,不断地改进和革新,质量稳定,经济实用,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任庶介绍说。

全面推进本土化战略,德诚的电池工厂、链条工厂也相继在非洲建成并正式投产,并建成了大型物流分发中心及非洲总部大楼。“等到这些布局逐渐成熟之后,建立整车工厂也将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任庶表示。

德诚的愿景,不仅仅是在非洲做买卖,而是真正地扎根非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20余年来,德诚在非洲直接和间接为当地社会提供近5万个就业岗位,在非洲当地用于社会公益的投入累计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任庶仍记得回访援助的当地村子时的情形,“之前我们为布基纳法索的一个村子打了一口井,再去时那口井仍在,并且是村里唯一的用水来源,村里的小孩吃着这口水长大,见到‘APSONIC’的牌子眼神里满是感激。”谈起相关案例,任庶很是欣慰。

2023年,德诚启动“十百千万”大型公益活动计划。计划在非洲用10年的时间,援建100所学校,打造1000口水井,捐赠10000台摩托车,帮助当地在改善民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努力,让德诚在非洲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普通民众。

“我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用动力驱动非洲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的企业使命。”任庶说,“德诚希望成为同行业中共建‘一带一路’民营企业代表,这个代表不仅仅是做好产业互利共赢,而是要把共建‘一带一路’的精髓或者说共建‘一带一路’的精神真正融入整个企业发展中。”

【文字】南方+记者 任燚

【设计】余妍玲

【视频、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