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这些食品安全要注意!

黄江政法
+订阅

2024年春节食品安全温馨提醒

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亲朋好友聚到一起,吃喝玩乐自然少不了,若稍不注意,会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和各种食源性疾病。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黄江食药安办、市场监管分局提醒广大人民群众:

一、外出聚餐注意事项

(一)外出就餐要选择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明公示齐全,环境整洁、建有“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去卫生状况差、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及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二)慎点生食水产品(刺身)、冷食(凉菜、卤菜)、裱花类蛋糕等高危易腐食品,点餐时查看商家是否具备制售经营资质,如:食品经营许可证上经营项目是否标注有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糕点类食品制售。 

(三)用餐时应注意分辨食品是否变质、是否有异味;尽量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海产品)。

二、聚餐注意事项

(一)购买的食品原料要按照食品包装标签或根据食品特点妥善保存,食用、加工前要仔细检查食品安全质量。食品应当烧熟煮透,食品中心温度在70度以上。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所用工具与其它食物用具分开。

(二)存放和加工食品时,注意生熟分开。生熟食品存放冰箱时,尽量用保鲜膜将熟食品包装,存放时做到上熟下生。厨房刀板、盆筐、碗碟等工具用具也要尽可能做到生熟分开,不可混用。

(三)集体聚餐要报告。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承办者是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自办或委托厨师承办的群体型聚餐活动,举办人或者承办人应提前将聚餐时间、地点、餐次、人数、菜单、承办厨师等内容向社区、市场监管分局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指导。

三、食品采购注意事项

(一)购买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外包装上是否有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生产地址、保存条件等信息,包装表面是否整齐光洁、有无破损。凡真空包装食品出现漏气、胀袋等现象的,罐头出现鼓盖、胖听的,干货、调味品出现霉变、生虫的不要购买、食用。

(二)购买散装食品时,要注意选择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罩上有标签标注的食品,同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等,建议不要购买没有任何包装标识的散装食品。

(三)购买凉拌产品、豆制品、熟肉食品等应选择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证照齐全的正规生产经营单位,不要到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食品流动摊点去购买。不买未经动检部门检疫的肉类制品和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动物及制品。

(四)在选购湿米粉类产品(河粉、肠粉、陈村粉、粿条、濑粉、凉皮)时,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要核实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现场查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湿米粉应低温储存,且要在其保质期内食用完。

四、酒类消费提示

散装白酒既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也是节日期间的热销品,但因误饮误食工业酒精和毒性中药材自制泡酒等导致人员中毒乃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消费安全风险极大。

消费者要选择在证照齐全、有效的商家购买饮用酒品,不要购买或饮用“三无”产品以及私自勾兑和无信息来源的瓶装白酒、散装白酒及自制泡酒。严禁在农村集体聚餐中提供或饮用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散装储藏酒、自制泡酒、配制酒等酒品。此外,还要注意妥善保管外用的药酒、作为燃料使用工业酒精、甲醇,严禁与食用白酒同室存放,混用混放,防止造成误食误饮。要注意饮酒时不劝酒、不酗酒,适可而止。

五、防范野生蘑菇中毒

春季雨水较多,是野生蘑菇生长旺季,也是极易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季节。在此提醒,不随意采摘、购买或食用来历不明蘑菇、野生蘑菇,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广大消费者在餐饮消费过程一旦发生腹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就诊,并保存好就餐发票、就诊记录等相关证据,如发现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可随时12345或12315进行投诉举报。

(本文来源:写意黄江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