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你期待今年的春晚吗?
说实话,不知道哪一年开始,春晚已经不再是年轻人期待的晚会,反而变成了一场集体“吐槽”盛宴。
慢慢地,这场“吐槽”本身也变成了一种“整活”,不少人都表示这不比春晚好看?
今年春晚,不少网友已经在互联网大显身手,花式“押题”了。
01
歌舞类节目,先声夺人的必须是今年火到国外的“科目三”。
虽然有人说:春晚敢跳科目三,就把电视砸了。
但这还是阻挡不了网友们押题“科目三”。
一个老艺术家去驾校学科目三,师傅问:你多大年龄?
艺术家说:我50。
师傅问:尊嘟假嘟?你快上车。
艺术家:你说公主请上车。
师傅问:你姓什么?
艺术家:我姓石,无论何时与你相识我都值……
师傅问:会不会科目三?
艺术家:怎么不会呢?我给你露一手……
还有人说,既然是龙年春晚,那么必须有一个很合理的节目叫:恐龙抗狼抗狼抗~(别说了,魔性音乐已经响起来了)
小品类,“今年除夕不放假”必须作为主题出现。
员工吐槽过年不放假,老板来到单位,一阵矛盾之后,老板哭诉公司为老百姓服务的不容易,员工思想升华,终于明白这是舍小家,为大家……
最后老板出来激动地说,“今年春节不放假,我把单位当我家,我们一起~包~饺~子~”
这个时候煽情的背景音乐响起,在一片祥和喜乐中老板和员工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简直让人泪目~
还有今年大热的“邻里养狗”问题,姑娘问,大爷,你见到我哈基米了吗?
最后矛盾解除,大家一起“包~饺~子~”
再来两个情侣吵架,女孩说:我是i人,他是e人,我们不适合在一起。
网友们总结道,这小品全都是公式化创作——顺口溜开场+制造误会+争吵+穿插热梗+和好了+强行煽情+包饺子。
所以,面对这样的小品,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不得不说大家这是让春晚导演无路可走呀。再这么预测下去,春晚没节目可看了怎么办?这不把春晚导演急得连夜删改节目清单?
更有人建议,直接重播下2000年春晚,反正都是龙年。
没想到,到了2024年,大家居然会想看24年以前的春晚。
明明现在的舞美更华丽,文化娱乐生活更丰富,明明以前的信息比较闭塞,但为什么大家还是更怀念以前的春晚?
02
说到以前春晚,首先想到的就是赵丽蓉老师和巩汉林老师的《打工奇遇》。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只要起个头,大家都能跟上,对不对?甚至这句脍炙人口的台词一度成为了海外华人寻找同乡对暗号的“标配”。
这是96年春晚小品,那时出现了一些贩卖假货的人,把很多人的血汗钱都骗走了。
没有强行煽情,没有当场悔悟。最后,赵丽蓉老师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的时候,全场沸腾。
所以,这些台词背后反映的是什么?
是对当年那些黑心商家、卖假货牟利商人的讽刺。
你看,以前的春晚小品有对社会的观察,有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关注到民生,关注到商业乱相,表达的是普通人的心声,所以才会让大家这么喜爱。
还有红遍大江南北的《如此包装》,“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唱评剧的赵丽蓉老师到影视公司拍TV宣传评剧,签下“卖身合约”,听从总监包装,学“洋话”,穿“洋装”,取了个“洋名”麻辣鸡丝,评剧爆改外国快板(RAP),直呼“这样的包装太难受”。
讽刺娱乐圈过度包装,历经几十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让人发笑也让人深省。
再来,还必须提名陈佩斯老师和朱时茂老师,他们的《吃面条》《胡椒面》等作品中,很多无实物表演,去看看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精湛的演技。
作品打磨得硬核细腻,两位老师演技精湛,这是因为有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对人性有真实的思考。
不像现在的小品,大多靠堆砌热梗甚至烂梗上热搜。没有对时代的思考,全靠网友一年到头贡献的浅显的所谓“流行”,难怪大家都没有什么期待了。
正如网友说的,以前春晚那天的梗能被我们玩一年,现在玩了一年的梗被堆在了春晚那一天。
所以,为啥春晚越来越没有味儿了?
因为不真诚。
借用一位老师的话就是,没有对创作、对舞台的敬畏,没有对全国人民观看这个节目的尊重,也没有对表演的真诚。
是不是用心,观众是能够感觉到的,时间也会给出答案的。
03
现在大家精神生活丰富了,天天都能穿新衣、下馆子,动动手指,随时都能看比春晚好笑一百倍的电影和演出。
我们为什么仍然执着于关注、谈论春晚呢?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春晚,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陪伴。
是我们小时候和家人亲朋围坐在电视机前的欢声笑语,是吃年夜饭时的目不转睛,是上学上班后和同学同事们热烈讨论的共同话题。
▲1987年春晚迎来零点钟声
我们期待春晚能像过去一样,输出可以代表中国人生活、文化和精神的内容,把我们所有人联结在一起。
父母通过春晚,了解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和困境,关心孩子们这一年过得怎样,孩子们也可以借此分享自己的成长、收获、挫折和失败。
朋友们通过春晚,聚焦时下社会热点,畅谈各自看法。聚会时,一同唱起那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年后那几天,你去亲戚家串门,双方一阵寒暄后,变得有点冷场,这时电视台在重播春晚,你们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话题,插科打诨度过了这段尴尬时光。
多年后,你偶尔打开曾经的春晚片段,当年的那个小品,一下子让你回忆起过去的旧时光。
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春晚能够找回一些当年的味道,正如那首唱了40年的《难忘今宵》每年都会响起。
参考资料:
行动派:《春晚“押题”,大家到底在期待什么?》一条:《90年代的春晚,神仙打架!》皮皮电影:《龙年“春晚”排成这样,我断言:观众看完,会站起来鼓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