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浈江:党建引领赋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近日,加州鲈鱼规模化养殖和精深加工项目投鱼启动仪式在韶关市浈江区十里亭镇湾头村项目现场举行,标志着加州鲈鱼规模化养殖和精深加工项目进入投产试运营阶段。

加州鲈鱼规模化养殖和精深加工项目投鱼。

这是韶关市浈江区坚持党建引领,赋能6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韶关市浈江区加强统筹谋划部署,立足各镇村资源禀赋,聚焦本地特色产业项目,积极对外开展招商引资,补短板、强弱项,推动6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在和美乡村建设、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进一步增强。

强化统筹,典型镇村培育进入“新阶段”

认真践行“四下基层”,韶关市浈江区委主要领导常态化带队下沉到犁市镇圩镇、新韶镇水口村、十里亭镇湾头村、花坪镇奎塘村以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等镇村一线开展调研走访,详细了解“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情况,示范带动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典型镇村培育建设。

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典型镇村培育建设工作制度,立足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韶关市浈江区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赴镇、村、企业积极开展基层调研、行政指导、业务培训,实现与基层联系零距离、沟通零障碍、服务零缺位,凝聚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示范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围绕典型村重点工作,将积分管理分为:美丽乡村类、产业发展类、志愿服务类、榜样建设类等基础类别,各村以家庭户为单位,将村民日常行为量化成积分,引导村民从“一旁看”转为“一起干”,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乡村自治水平。

大陂村“四小园”建设初见成效。

“积分不但可以兑换物品,还是作为参军入党、集体分红、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群众在‘四小园’管护、乱堆杂物清理等方面的主动性越来越高。截至目前,大陂村村民已累计获取超过10万积分,参与群众达1000余人次。”韶关市浈江区新韶镇大陂村党总支部书记赖伟东说。

同时,开展“千名党员下基层”专项活动,紧紧围绕典型镇村培育建设任务,在发挥原有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作用的基础上,增派区直单位党员志愿者到基层一线协助镇村开展环境大整治、卫生大清洁行动,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其中。

“党员干部带着一起干,村民们干劲更足了!”韶关市浈江区花坪镇奎塘村党总支部书记张丁有说。

聚焦重点,和美乡村建设按下“加速键”

韶关市浈江区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以广东省选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大抓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切实抓实抓好和美乡村建设。

犁市镇美丽圩镇。

韶关市浈江区十里亭镇湾头村地理环境优越,依山傍水,地处湾头第一弯,故名湾头村,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18年被列为浈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村落建设充分结合水系环境,形成“九井十八桥”的特色景观。

湾头村党总支以环丹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基础再升级为抓手,投入约2200万元,推进巷道建设、绿化整治及建筑物改造等工作,进一步凸显湾头“四小园”风光、美丽庭院和古村落文化等民俗特色,活化人文底蕴、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具有岭南客家民居风貌的特色精品村。

湾头村香火龙文化广场。

说起湾头村的变化,在村史广场“遛娃”的姜阿姨竖起了大拇指说:“现在的湾头村已经大变样了,村道变整洁变宽了,文化广场多了好几个,前段时间丰收节在香火龙文化广场还有文艺汇演和农产品展销,我孙子玩得都不想走!”

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党委以“光辉犁铺头、奋进新征程”为发展定位,积极打造本地特色亮点,围绕典型镇“七个一”建设目标,把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基础性工程,编制美丽圩镇建设方案,从环境秩序整治、基础设施提标、服务功能提质、圩镇风貌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治理能力增效六个方面入手,谋划项目42个,预计总概算投资约3.899亿元,持续增强市政基础支撑能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优化群众生活居住环境。

支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针对特色产业发展较零散、知名度不高等问题,韶关市浈江区坚持以“党建+产业”为抓手,通过在产业项目上建立党组织、与相关企业建立党建联建共建机制,大力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基层党建的“新活力”激发产业发展“新动力”,助推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就业增收,实现“党建引领、产业强村、富民增收”的幸福目标。

黄昏下的新韶龟谷。

2021年,大陂村党总支成立胜源乌龟专业养殖合作社,至今合作社共有社员76名,其中党员15名,38名社员加入了韶关市龟鳖养殖协会,发展成为市、区示范社。2023年,大陂村党总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带领下,充分发掘和盘活乡村资源优势,推动“庭院经济+食品产业园+新韶龟谷”金龟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大陂模式”项目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宜乡村美丽、宜文旅观光、宜研学团建、宜经济发展、宜文明实践的“大陂之路”。

花坪镇奎塘村的“韶关连理樟树王”。

近年来,韶关市浈江区花坪镇奎塘村的产业发展也迎来了大变化,奎塘村党总支依托“党总支+公司+党员+农户”的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立足优良的农业资源禀赋,引进海大集团浈江(花坪)生态高效种猪繁育基地项目,村集体经济每年获益4万多元,带动了400多人次的就业;计划建成300亩高附加值农业姜黄种植基地,打造100亩果蔬轮种高标准种植示范田,开展姜黄、水果玉米和黄金百香果轮种项目,培育成为奎塘村农业产业种子项目,带动当地农户致富增收。同时依托“韶关连理樟树王”“古樟廊带”等景点资源,探索生态、农耕、科普、研学、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以农促旅,以旅促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花坪镇“百千万工程”。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浈组 浈司法 卢惠君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