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之城:门户地位再提升|解读广州2049城市发展战略

南方日报

南端,广州港货如轮转,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广州南站人流络绎不绝,客流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北端,“银翼”飞舞盘旋,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南下可以出海、北上辐射内陆,东联深圳、香港,西到珠海、澳门,素来水陆畅通、内外交通发达,在全国综合交通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拥有连通世界、辐射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

作为全国重要的海陆空枢纽、开放门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广州赢得了“千年商都”“祖国南大门”的美誉。

面向2049,广州进一步提出打造高效畅达的枢纽之城:对外,面向世界、链接全球,向空而强、向海而兴,建设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向内,以人为本构建多层次融合的公共交通网络,打造更具活力的城市空间,以交通优势持续提升枢纽能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从城市到城市群

轨道所及,城市所向。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始终服务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从2000版战略的“八字方针”到2009版战略的“十字方针”,广州城市骨架借助一条条地铁的开通逐渐拉开。

立足新时代新格局,《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下称《广州2049》)提出,优化实施“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的空间发展方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面向2049的交通枢纽建设,战略视野不再限于一城一地,而是着眼湾区、放眼全球。

——往南看,聚“狮子洋—伶仃洋”南拓,必然要求提升南沙枢纽能级。俯瞰大湾区,南沙位于地理几何中心,同时也是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交会点,是引领“黄金内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广州2049》提出,以南沙为枢纽构建“十字”高铁通道。南北向,加快推进广珠(澳)高铁和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建设,形成湾区西岸经南沙贯通广州的南北大通道。东西向,将肇顺南城际和中南虎城际提升为高铁,将赣深、广汕、深南高铁引入南沙站,形成以南沙枢纽为中心的“十字交融”铁路枢纽。

——往东看,拥“珠江一东江”东进,《广州2049》提出统筹黄埔站、新塘站、增城站、增城西站,打造广州东部枢纽集群,共同提升枢纽整体能级和服务水平,建设国铁、城际、地铁“三铁合一”零换乘枢纽、国际化物流供应链中心。同时,推进广深高铁新通道建设,优化深莞增城际功能,缝合珠江、东江、狮子洋两岸,实现30分钟从黄埔站到东莞松山湖、深圳前海,推动实现广州东进战略。

从城市到城市群,广州将以广佛为基石,构建广佛莞都市核,东立门户枢纽,提升东部枢纽能级,加强对东岸城市的影响力,拓展都市圈腹地范围至东莞、惠州。以南沙为战略支点,巩固与中山、珠海的联系,并从广州南部向东与东莞、深圳融合,打造“全向多层立体网”, 形成“湾区1小时交通圈”。

从千年商都到世界城市

超大城市有超大城市的使命和担当。一座城市的核心功能,体现的是其在全球生产力布局、供应链管理、商务活动、科技创新中的资源配置能力。

站在2049战略关口,锚定“中心型世界城市、引领型国家中心城市、开放型大湾区核心引擎、高能级省会城市”四大定位,《广州2049》进一步明确了建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推动传统商贸功能、生产服务功能和流通功能向供应链管理功能全面升级。

而这一切的实现,皆离不开匹配世界级城市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例如,航空运输被称为“全球贸易的发动机”,是精密组件、仪器、试剂等工业品的运输首选。

近年来,广州企业正是依靠在航空运输上的优势,切入全球产业链中上游和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推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出海”。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仍是长期趋势。面向2049,广州与世界的交往只会越来越紧密,建设世界级交通枢纽是必然选择:

——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机场主体与集疏运设施建设,扩大机场腹地。拓展国际航空航线网络,积极争取欧美市场,开拓洲际航线,持续巩固东南亚、日韩航线,形成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积极谋划推进广州市域内第二个机场的选址、规划,适时启动建设,协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开拓欧美等远洋集装箱班轮航线,拓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通道。协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至2035 年,实现广州港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3600万标准箱,广州航运枢纽竞争力位居全球前列。

——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至2035年,建成“一心五向”铁路客运枢纽、“1+2+N”铁路货运枢纽以及十条对外高铁通道。全面强化广州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的陆路通道,全面对接融入欧亚大陆桥和泛亚铁路通道。

“向空而强、向海而兴”,站在2049战略关口,广州要实现从千年商都到中心型世界城市的跨越,应主动同周边共享海陆空优势交通资源,实现高效链接全球、便捷辐射全国、快速直通湾区。

从“走得通”到“走得快”

交通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作为一座服务2400万实时人口的超大城市,广州枢纽之城的建设更需“内外兼修”,既要向外通达世界,更需向内服务民生福祉。

面向2049,广州提出提升市民全流程出行服务品质,紧扣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场所为本”营造更具活力的街道空间,“以人为本”构建多层次融合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绿色愉悦出行。

缓解“极端通勤”等大城市病,广州以促进“职住平衡”为切入点,一方面在重要交通枢纽周围布局城市功能,另一方面扩大城市功能组团间的交通通道和公共交通承载力。

枢纽将不局限于布局交通功能。围绕机场、高铁站等客运枢纽,站城一体化建设将成为主流,在枢纽建设时同步完善周边配套服务,而铁路、港口等货运型枢纽,则围绕物流货运特点重点布局产业功能,规划建设特色功能区和创新驱动型产业集群。

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的步伐广州早已迈开。去年开通的广州白云站,就是广州首个以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理念打造的特大型枢纽工程,在承担交通站场功能之外,还将兼具酒店、公寓、办公、商场等复合功能。

白云机场将进一步完善“南客北货”的总体布局,南部拓展为空港综合服务配套区,强化过夜住宿、商业服务等航空运输综合服务功能,北部则预留机场与西侧产业园区的联动发展通道,整体强化航空货运和航空维修制造功能。

面对城市功能组团间通勤的改善需求时,广州的选择是提效与扩容。

“公交优先”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广州要用轨道交通拉开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城市功能疏解,推动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从源头上缓解交通拥堵难题。

广州计划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成总里程约2000公里的“环+放射”总体网络格局,实现中心城区轨道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达到85%,工作日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同时积极发展快速公交、定制公交、水上巴士等,与轨道交通共同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从“车本位”到“人本位”

对标全球先进城市,一座具有魅力的城市既要能“快”,也要能“慢”,在快速便利出行的同时,也要注重出行的舒适愉悦。

广州现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0%,是十年前的2倍。人口素质的提升带来城市生活需求层次的提升,交通服务从“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除了要支持人们生活更便捷、满足出行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更要保障人的出行安全和身心健康,真正留住人才。

但目前广州交通系统注重机动车需求,对步行和骑行体验考虑不足。

近三年,广州电动自行车需求增长迅速,日均出行量达到6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50.3%,已成为继步行和小客车后第三大交通方式,但由于交通空间资源配置不足等原因,对城市交通秩序和管理带来冲击。

“慢”下来,将成为广州发展“人本交通”的关键词。

道路变“慢”。广州提出在中央活力区推进道路向“以场所为本”发展,通过街道的精细化改造,推动道路空间与退缩空间一体化设计,促进道路向街道转变,并探索无车街区,提升道路慢行空间占比,至2049年,实现中央活力区道路红线内机动化与慢行空间比例达到1∶1,城市交通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

沿江变“慢”。珠江慢行道的贯通提上日程,以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为目标,广州计划打通沿江断点、贯通沿江慢行道、优化道路断面设置,打造构建连续无碍、便捷可达、舒适安全的滨江慢行系统,让滨江慢行空间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推动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要坚持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全球枢纽、人本出行、绿色低碳、服务有力四个方面下功夫,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促进各种方式成网贯通,要贴近市民实际感受去建设安全便捷、环境友好、人民满意的交通系统。

快慢结合,张弛有度,城市交通系统在服务经济生产时,也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气象、也更有格局。

南方+记者 谭超 郑慧梓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谢日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