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助力红树林湿地保护,共筑美丽南沙生态梦

广东检察
+订阅

2024年2月2日

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

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

口号是:“人与湿地 生命交织”

广州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西,

湿地面积达1万亩,

被称为“广州之肾”

红树林简介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作为“海洋之肺”,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南沙区有着广州市最大的天然红树林湿地,红树林湿地面积达198公顷。

专项监督

自2023年7月至12月起,南沙区检察院积极开展南沙区红树林湿地专项监督。

一方面与广州市检察院深度联动,依托大湾区(广州)检察公益诉讼协调指挥中心实现实时指挥,在“空天地网”一体化通讯技术支持下,统筹运用无人机、远程执法记录仪、高像素相机等设备高效开展调查,邀请国内权威红树林研究和管理机构专家参与鉴定。

通过无人机、高清相机、识图APP等,精准识别外来入侵物种、本土有害生物

依托广州、南沙市、区两级交互系统,实现一体化办案

借助专家外脑力量,找准监督切入点

另一方面聚焦智慧赋能,积极研发红树林湿地保护数字检察法律监督模型,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数据,以底图叠合、光谱分析等技术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社会治理价值。

各行政机关积极整改

形成红树林湿地保护合力

秉持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南沙区检察院推行“案件办理+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作模式,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3份,《磋商函》9份,督促相关行政机关落实《红树林营造修复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有害生物清除、复绿工作,清理湿地垃圾46.9吨。

推动广州市首个“林长+红树林长”协作机制和首单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在南沙落地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主动将公益诉讼检察融入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大局,针对办案中发现红树林保护存在薄弱环节、公共利益保护缺位等问题,通过形成调研报告的方式向区委提出红树林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加强和改进社会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并得到区主要领导肯定指示,要求相关部门落实整改,以案件办理深化调查研究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变“抓末端、治已病”为“抓前端、治未病”。

南沙区检察院开展红树林湿地专项监督“回头看”行动,走进各镇、街红树林湿地。

跨部门形成联防联治格局,强化检府联动落实持续跟进监督,与行政机关联合“回头看”,共同验收生态资源保护整改实效。

来源:南沙检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