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广东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丨一号文件系列评②

南方+

▲点击图片进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题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经过20多年的实践,“千万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由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催化带动生态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成功路径,创造形成并被实践证明了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理念、科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其中,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方面的重要经验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

当前广东正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广东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要推动乡村产业“特色化”。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茂名市高州柏桥村荔枝种植园考察时就指出,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特色产业是指具有地域特色、市场优势、发展潜力的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发展特色产业,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在特色资源的识别和特色产业的定位上,一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周边地区特色产业的特点,在横向对比中明晰彼此优势、谋求差异发展,避免产业同质化所形成的恶性竞争。例如,茂名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柏桥村的荔枝种植园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古荔树最多、品相最完好、历史最悠久的荔枝园,可见当地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经验丰富,形成了地域特色。

二要推动乡村产业“科技化”。创新发展是乡村产业新动能的核心引擎,乡村产业需要在种植、加工、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实现转型升级。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运用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徐闻县大力运用数字技术建立菠萝产业大数据系统,初步解决了果贱伤农、丰产不丰收等问题,同时引进加工技术,推出了鲜切菠萝、菠萝月饼、菠萝烤鱼等琳琅满目的加工品。

三要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化”。绿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底色,只有做到绿色化发展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副产品利用不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可以利用现代绿色技术,将乡村产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形成互为促进的良性生态产业链。比如,广东省东源县生猪养殖企业就通过引进固粪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技术以及再生能源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技术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中水和天然气等可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猪养殖、作物种植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要推动乡村产业增值收益“共享化”。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共享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因此,必须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例如,顺德区均安镇在建设草鲩养殖专业镇过程中,发动养殖户与企业共同建立“公司+股份社+村民”“公司+基地+养殖户”“协会+鱼苗场+养殖户”“饲料公司+鱼苗场+养殖户”等多种产业化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了小规模养殖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极大地带动养殖户收入增长。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已进入到关键攻坚阶段,其中,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县、镇和村都至关重要,必须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的发展理念、科学方法和实践经验,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

【作者】特约评论员李燕,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教授,广东省省情与发展研究会副主任。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王猛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