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寻真“因”】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休克精准治疗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

90岁的钟爷爷,患有冠心病多年,曾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多年来生活尚能自理。1月初,钟爷爷突然卧床不起,出现反复胸闷、气紧、呼吸困难,家人发现后呼叫120送至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因病情危重收进重症医学科治疗。

经相关检查,钟爷爷存在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及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这名高龄患者因缺氧严重,血压低至85/45mmHg,已经出现休克症状,随时危及生命。主管医师邓东才迅速采取无创呼吸机、血液净化、改善心功能等措施,全力保障患者生命。然而,患者仍然还在休克中!是感染性休克还是心源性休克?或两者并存?快速鉴别出休克类型成为救治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两者的治疗措施截然不同,感染性休克早期需要积极液体治疗,而心源性休克需要限制液体治疗,盲目补液或大量利尿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为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抢救患者生命,科主任盘健主任医师与治疗团队讨论后,给患者进行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临床诊断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别出休克类型。随即,动静脉穿刺置管、仪器准备、管路连接、注射冰盐水测量数据等,系列措施紧锣密鼓地进行。   

监测结果很快出来了,PICCO监测显示患者心脏功能严重障碍,符合心源性休克改变。根据PICCO结果,医生迅速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并通过对参数的连续性监测精细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有抗感染和容量管理,补充白蛋白和血滤脱水,给予新活素改善心功能、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等。经医生的对症治疗,钟爷爷血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成功从无创呼吸机过渡到中流量吸氧。目前,医生继续予血滤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持续进行康复锻炼。医护人员还为钟爷爷提供了精心护理和心理支持,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PICCO治疗过程中,我们见证了科技与医学的完美结合,为患者带来了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方案。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PICCO治疗的研究进展,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与福音。

PICCO   技术介绍

PICCO技术是一种微创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基于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轮廓分析技术原理,通过置入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和一根动脉导管、连接监测装置,即可实现在床旁获取全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心脏前负荷、心脏收缩力、外周血管阻力(后负荷),用以指导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调整及安全撤离。血管外肺水、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可用于诊断肺水肿,并鉴别是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另外,监测每搏量变异或脉压变异指数,可进一步判断容量状态及指导液体输注。

PICCO适应证: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管外肺水增加,或存在可能引起这些改变的危险因素,均是PICCO监测的适应证。PICCO监测主要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心脏手术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管理,指导临床决策。

供稿:ICU 陈珊珊

一审:盘健

二审:肖宏卫

三审:邱卫东

编辑:杨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