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打造!广州增城这个地方或成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

  2024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呼吁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修复,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爱护湿地。

  一起来走广州市增城区湿地,感受这方城市湿地的绿美。

  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近年来,增城深入推行绿美增城生态建设,坚持以增绿提质为主线,围绕绿美、宜居、特色的要求,不断优化绿地系统和山水空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提升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功能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增城以绿美建设为引领,加强湿地保护和建设,完成河湖周边桉树林改造,建设以多种乡土阔叶树为造林树种的高质量水源涵养林3000多亩;组织开展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包括水鸟廊道节点质量提升5公顷;栖息地生境修复15公顷;在东江、增江沿岸、西福河、雅瑶河沿岸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建成碧道155.8公里,打造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毛纬经/摄

吴焕星/摄

刘朗棋/摄

  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区正果湖心岛被列入广州市重要湿地(第一批),新塘镇永和污水处理厂小微湿地被评为广东省首批15个小微湿地示范点之一。

增城区正果湖心岛市重要湿地

  增城区正果湖心岛市重要湿地位于增城区东北部正果镇,为增江上游的一个江心岛屿,总面积181.5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6.59公顷。湿地类型为河流湿地类、永久性河流型。    

郭建华/摄

  正果湖心岛被增江第一湾河道环绕,因增江河水位变化,与沿岸一同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这里也是增江河一级水源保护区。

  从高空俯拍,湖心岛呈半月形,岛上树木郁郁葱葱,满眼青翠。若遇上合适的天气,在拂晓时分到西湖滩渡头,可以看到湖心岛周边河面上披着一层朦朦胧胧的雾气。碧玉般的河面、翡翠般的湖心岛,在飘忽的雾色中犹如仙境一般。

     这里地势平坦,风景秀丽,有树龄高达数百年的连片乌榄林和竹林,常见鸟类以白鹭、喜鹊等鸣禽类为主,公园建有停车场、观景步道、观景台、亲水平台、小广场等。

      这里被誉为“水的世界、鸟的天堂”。每到傍晚时分,大的、小的、白的、黑的鸟儿从四方返回归巢,让人应接不暇,叽叽喳喳十分热闹。其中最显眼的还是白鹭,或独立增江逗弄清波,或振臂展翅高飞嬉戏,呈现一幅“鱼虾欢腾白鹭飞,水清岸绿生态美”的秀丽景象。

新塘镇永和污水处理厂小微湿地

  永和污水处理厂小微湿地位于新塘镇石下村(广深铁路和广园东快速路交叉口东面),湿地总占地面积1.68公顷,是一座可供市民休闲的生态湿地花园。

  湿地种植植物种类主要以净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芦苇、香蒲为主,观赏性植物有再力花、美人蕉。湿地内,百花争妍,浊流变清波,极大改善了新塘镇乃至增城区南部的生态环境。

  该人工湿地是对新塘永和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一个补充和优化措施,与污水处理厂传统处理单元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处理系统,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进行优化和提升,可以凤凰水提供优质的生态补水,结合湿地景观建设,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生态污水处理厂示范工程。

目前,增城正在推进官湖湿地建设,这里未来或将成为增城人的新网红打卡地。

官湖湿地

  官湖湿地初步规划范围包括永和河调蓄区北湖、南湖和北湖泄洪渠、南北湖中间的河段,面积约502亩,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近70%。湿地尊重并保留原有的树木与河道生态系统,营造湖区、岛屿、浅滩等湿地多栖生境。

资料图

  湿地实施近自然群落组合,种植乔木、灌木、水生植物、藤本植物等。通过种植构树、细叶榕、洋蒲桃等食源植物,吸引野生鸟类,丰富区域性动植物物种。构建苦草、马来眼子菜、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为主层次丰富的水生及河岸植物体系,发挥栖息场所、营造食物来源供给和水质净化的功能。此外,布置不规则石块,为鱼、虾、蟹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资料图

  湿地将有效解决区域内涝问题,改善区域水环境,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湿地生态景观,将为周边群众提供一个美丽的休闲场所。

  开窗见绿,推门见景,增城人尽享“绿美”福利!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广州市增城区林业和园林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