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全省标兵,他们凭什么?

东莞政法
+订阅

如果说社区警务室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基石,那么社区民警则是连接群众和公安工作的“桥梁纽带”,这些社区民警或许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但他们却因为和群众打交道的一点一滴,成为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今天带大家认识两位获评

2023广东省“社区民警标兵”称号的社区民警

张志荣是南城公安分局篁村派出所二级警长。他父亲是一位退役军人,受父亲影响,大学毕业后,张志荣毅然选择了从警之路并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从警15年来,张志荣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做社区民警。目前他所在的篁村派出所新基警务室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包含城中村、新型楼盘小区和企业,同时还集合了南城富民步行街等商业区域,辖区事务纷繁复杂。

2023年7月6日,在一次出租屋巡查过程中,有房东向张志荣反映,有一名住户性格孤僻暴躁,行为有些怪异,希望民警协助处理。经过信息核查,张志荣了解到,该住户马某近3年来一直独自居住且无固定工作,属公安机关重点关注对象。

根据马某的身份信息,张志荣随即与兰州警方取得联系,在两地警方的共同努力下,最后找到了马某的家人,并成功撮合一家人得以团聚。

与此同时,张志荣在守护百姓“钱袋子”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除了进社区、进企业进行面对面进行反诈宣传之外,他还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辖区的反诈氛围逐渐浓厚,电诈警情同比下降18.1%。

从警15年来,张志荣获得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5次,获评2021年度平安东莞建设工作优秀个人,2023年被评为“第九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省“社区民警标兵”。

而在横沥,有一位从驻港部队转业后成为社区警长的民警,面对截然不同的工作环境,他用21年扎根基层社区,用心用情守护辖区平安。

2002年,结束12年军旅生涯的他转业后加入了横沥公安队伍,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为了在工作中与群众沟通交流起来更畅顺,作为湖南人的徐新建硬是“厚着脸皮”花了近两年时间学习本地话。

横沥村地处镇中心区,常住人口多,出租屋多,流动人口量大,治安情况较为复杂,为了做好辖区治安防范,徐新建形成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在徐新建的努力下,横沥村警务室2023年1-6月警情数同比下降53.5%,电诈类警情“剪刀差”减少40.5%,工作成效全市600多个警务室排名第11位,在二类警务室中全市排名第3。

如果说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徐新建是铁面无私的“黑包公”,那么在对待群众时,他便是侠义心肠的“及时雨”。2023年大年初三,辖区居民蔡某突然发病,由于蔡某父亲年迈,行动不便,得到求助后,徐新建当即协调相关部门、村社区,及时将蔡某送医治疗。

与此同时,徐新建也将枫桥经验始终贯穿于横沥村警务室社区矛盾化解的全过程,准确掌握辖区矛盾纠纷“微弱信号”,因情施策落实化解力量和工作措施。

从警21年来,徐新建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用行动书写着无悔的人生华章,先后获评2022年度平安东莞建设工作优秀个人、广东省“社区民警标兵”等称号。

来源:知东莞APP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