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村收费”是近年来备受市民关注的话题。中山进入“两会”时间,中山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直属支部主委陈剑雄今年提交了《关于慎重对待围村收费问题,切实维护中山投资环境的建议》(下称“建议”),就规范“围村收费”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山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直属支部主委陈剑雄。
“‘围村收费’虽可能并不违法,收费甚至也符合法定程序,但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本地投资环境。”陈剑雄表示,“围村收费”增加了市民日常生活成本,引来群众不满。此外,“围村收费”还会妨碍店铺经营,导致临街商铺客户客流流失,催使商家和消费者“逃离”。在周边“围村收费”现象出现较早的地区已用实例印证了这种趋势。
此外,部分村实施“围村收费”的初衷之一是缓解交通拥堵情况,但“围村收费”收效却往往相反,很可能加剧村巷拥堵状况。“围村收费”多放置固定石墩等障碍物于村头路口阻控车辆,紧急情况下,这种措施可能阻碍消防车等救援车辆通行,后果不堪设想。
建议也指出,“围村收费”背后反映的是本位主义和利益壁垒保护,往往给人以保守、排外的印象,这与中山倡导的开放合作融合的精神格格不入,对投资者的信心是打击,对投资环境是伤害,长远来看势必影响地区发展。
对此,建议提出,应改“收费”为“免费”。一方面,对涉违法围村收费的,坚决取缔、废止并严厉禁止,还土地空间自由于市场,还便利于人民群众。另一方面,要做好疏导,规范改造提升村居的道路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力促交通顺畅、停车有场。另外,应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对因建设公益停车场所占用的村民集体土地或受影响的商户,建议政府适当给予合理补偿;探索建立市、镇(街道)、村三级协商机制,对地方营商环境有贡献或有牺牲者,给予适当补贴奖励。
南方+记者 雷海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