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3公里长的环西坑绿道,为村民提供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引进农文旅项目,打造“微旅游”目的地……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一场美丽蝶变正在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西坑村悄然发生。
西坑村,地域面积7.9平方公里,坐落在四环南路与惠环大道交汇点附近。这个去年村集体收入约188万元的行政村,是仲恺高新区早期的工业集聚区。目前,村里有108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西坑村航拍。
这样一个工业村,如何绘就村强民富和美画卷,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第一件事是补短板,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据悉,西坑村强力推进“三大示范攻坚”工作,植树358株、草坪700平方米,农房风貌美化128栋;加快联城带乡大路网建设,升级改造村道4.4公里,道路硬底化0.8公里;推进绿美西坑生态建设,投入200多万元建成约3公里环西坑村绿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00多万元提质增效污水管网,推动区疾控中心和惠环医院新院等项目落地建设。
第二件事是强优势,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乡村。针对西坑工业区存在的厂房老旧、粗放低效等问题,实施惠环(西坑)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预计可腾挪工业用地552亩,年产值预计从原来的54亿元提升至300亿元。在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的背景下,西坑村还将推进村集体的旧厂房升级改造,改造后项目物业收入预计从每年50万元增加至300万元以上。
冠展实业生产车间。
产业更旺了,环境更美了,自然也要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西坑村引进了一个农文旅项目,将填补惠环街道无农文旅项目的空白。”惠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许凤春说。
西坑村乡村风貌。
据悉,上述农文旅项目位于西坑村耕田丫,占地约140亩,引入社会资本4000万元进行点状开发。项目计划以环山花海为主题,种植黄花风铃木、红花风铃木、宫粉紫荆等具观赏性的树种,同时配套体育及休闲餐饮设施,打造周边居民、产业工人“微旅游”打卡地,为西坑村带来更多人气。目前,项目已经完成立项,基本确定项目设计方案,正在推进供地手续办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西坑村积极落实“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村企结对共建,奋力打造新型产业平台乡村振兴典型村。比如,与惠州市冠展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冠展实业二期厂房,通过返还物业后返租的形式,每年预计为村集体增加七八十万元收入;借助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智慧城市领域应用的技术优势,助力乡村基层“智”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