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日,茂名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大会宣布2023年茂名地区生产总值3987.22亿元,同比增长3.7%。按照2024年茂名市地区总值增长5%的预期目标,2024年茂名GDP将突破4000亿元。
这是一个退无可退、加压奋进的目标。2016年至2022年,茂名GDP居全省第7,但近几年增速放缓,追兵渐进、标兵渐远,要转压力为动力。
上个月召开的茂名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茂名市GDP年均增长要达5.0%左右,到2025年约4400亿元,但不能把太多压力放在最后1年,2024年必须多干一些,稳步实现各项既定目标。
位于海边的东华能源茂名项目装置和储罐。这是茂名建市以来引进的最大民营项目。刘栋铭 摄
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数年,茂名始终围绕产业强市下好“先手棋”,一边提质升级传统石油化工行业,让“老树发新芽”,一边通过招大引强培育壮大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让“树长成林”,如今,一批代表新技术新模式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同时,受县域工业基础较弱、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影响,随着低基数效应减弱,叠加外部压力、内部困难,要完成预期目标,实现“奋力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并不容易。
迎难而上,茂名GDP怎么突破4000亿元?唯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制造业“四大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能挺起茂名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成为广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为经济大省挑大梁作出更大贡献。
过去一年,有几件工业产业的大事、要事。
投资超300亿元的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开工现场。柯裕清 梁培茂 摄
一个是,投资超300亿元的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建设,用行内话来说就是“再造一个茂石化”,2026年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拉动下游石化产业生产总值增加1500多亿元,1500亿元相当于茂名市化工产业总产值的近半。
一个是,东华能源烷烃利用一期(Ⅰ)、欣捷安汽车电子一期建成投产,东科电解液溶剂项目开工建设和清荷光刻胶新材料项目即将建成,前者专注于布局绿色石化上游产业链从而牵引打造零碳产业园的新材料运营者,后三位是专精于深耕石化下游产品进而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输出者。
欣捷安项目俯瞰图。何伟 摄
无论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生机与活力,还是新兴产业带来创新且质优的先进生产力,都带动了2023年茂名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这两者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眼下,茂名建市以来引进的最大民营工业项目——东华能源烷烃利用项目的一期(II)准备开工建设,东华能源总部搬迁至茂名的脚步越来越快;欣捷安汽车电子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正在谋划推进,项目全部建成、完全达产后预估可实现年产值约60亿元;代表着茂名整合岭门镇已有的电池产业家当,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在统筹协调中加速形成。
特种空调和通风设备制造(高州)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刘栋铭 摄
全新的战略主导产业凝聚着传统优势产业的根深叶茂,也集聚了新兴产业带来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024年,茂名瞄准产业链,庄重立下了诺言:有的放矢开展敲门招商、驻点招商,努力实现上下游、左右链优质企业和项目集聚发展。
放眼全国,新质生产力成为时下热点、“双碳”目标仍在探索实践。
大背景下,留给茂名这样一个后发地区的发展机遇和窗口期就在这2—3年,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决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南方+记者 杨金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