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两会金点子 | 义齿企业,如何逐鹿百亿级产业赛道?

南方+ 记者

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带来巨大的假牙市场需求,给我国义齿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全世界义齿加工产业60%来自中国,中国义齿行业市场规模目前已突破100亿元。与此同时,国家药监局数据统计,我国持有假牙产品注册证的企业达2000多家,茂名籍口腔义齿企业占全国市场份额50%左右。

“我希望帮助家乡建设全国有名的义齿产业基地,助力义齿产业走出茂名和广东,走遍中国和全世界。”茂名两会中,茂名市政协委员、重庆广东茂名商会会长谢龙彬的关注点聚焦于义齿行业发展问题,借此为茂名经济发展打造新增长点。

茂名现有义齿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环节,在上游环节的建设不足,尚未形成优势产业聚集。同时,义齿行业缺乏龙头企业,未能形成龙头牵引,无法产生产业聚集效应。

由谢龙彬领衔的重庆广东茂名商会企业家在电白投资建设态美义齿项目,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加码。项目目前正有序推进。谢龙彬认为,目前义齿加工企业发展的阻力主要在于人力成本和场地成本。要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效,政府应强化招商引资,通过出台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吸引乡贤返茂发展义齿行业,同时有策略地引进行业技术人员,协助企业降低场地、物流等成本。

对义齿加工企业来说,产品类型以中低端为主,也就意味着它们往往存在着产品技术改造创新、智能化改造压力、经营成本上升等问题。

谢龙彬表示,数字化是未来衡量口腔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他建议,义齿加工企业应循序渐进从传统型加工过渡到数字化生产,利用口腔扫描、3D打印机等数字化设备提高数字化生产水平,从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降低生产成本、返工率和缩短交付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

义齿加工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工人还要学习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等技术,提升综合素质。如何留住本地技术人才、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吸引中高级技工回流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谢龙彬建议,可借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他说,国际上有很多知名院校设有齿科专业,甚至有专门的齿科学校,如日本齿科大学。因此,可在广科大滨海校区、健康学院、茂职院等院校增设齿科专业和齿科研究院,以系统培养齿科专业人才,同时强化校企合作,解决企业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

【采写】邓建青

【摄影】杨建雄

【海报】刘栋铭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编辑 朱慧溪 王瑾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