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落实全面育人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等的重要举措之一。相关数据显示,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占比相比“双减”实施前大大提高。但笔者走访发现,东莞市小学生课后服务存在收费偏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效果缺乏监督等问题。在今年的东莞两会上,430课后服务也得到了不少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关注。其中,东莞市人大代表、东莞市竹溪中学党支部书记江灿权提交了《关于优化小学生课后服务均衡发展的建议》,建议强化经费保障力度以满足课后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以满足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家长反映一学期430课程费用几千元
“去年430名额要抢,现在下学期的预报名群里都静悄悄的了。”家住莞城的一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反映,因为要上班,下午无法按时接孩子,去年9月她给孩子从周一到周五都报了430课程,包括跳绳、科学实验、创意美术等,花了几千元,但感觉钱是花了但学到的东西不多,下学期打算给孩子减少430课程。张女士表示,学校把430课后服务基本外包给了校外机构,学校提供的服务很少,这也让家长少了选择,只能选择收费高的校外机构提供的服务。“东莞相关收费标准中明确,学校提供的基本托管每课时3元,素质拓展每课时5元,但我们报的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的收费每课时要十几元,一天两课时就是几十元。一学期下来几千元对我们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家住南城的一位小学生家长则反映,430课程班上人数偏多,老师很难兼顾到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学期中间有的科目老师中途还会更换,对课程的衔接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有东莞市直属学校的家长投诉称,学校430选修课管乐团,收费远超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相关通知中素质拓展每生每课时5元的收费标准,一个学期收费3880元,寒暑假集训一周各2000元,一年下来近1.2万元。
代表调研课后服务优质供需存在困境
江灿权表示,课后服务正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演进,分析课后服务优质供需的逻辑有利于推动课后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目前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据江灿权调研,小学课后服务优质供需存在现实困境:单一的经费来源无法满足课后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课后服务公益属性的本质特征意味着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校支持、家长分担和社会公益性资助只起辅助作用。监督评价机制无法满足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目前开展课后服务的大多学校仍未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双师”联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课后服务是连接校内教师与校外专业人员的桥梁。
然而经费不足、管理不易等问题限制了校外专业人员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课后服务的实施效果。课程内容质量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需求。部分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内容的提供主要以学校能提供什么来确定,以学校供给侧来带动学生需求侧的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真切需求。此外,一些已开设的课程内容质量也有待提升。
代表建议强化经费保障力度,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为此,江灿权建议,要强化经费保障力度以满足课后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建设合理的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尤为重要。一方面,课后服务在基础教育中的公益属性要求政府在课后服务经费供给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以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供给的稳定性与充沛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他主体的分担作用,在政策执行力度弱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等的经费供给将是课后服务有序开展的关键。
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以满足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监督评价的开展需建立在多元主体共同协作的基础之上。监督内容涉及课后服务开展的质量、内容、范围、人员管理、经费用度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需特别注意安全方面的监管。监督评价贯穿课后服务开展的全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监督评价方式。
优化课程内容质量以满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建立“课程群”。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实行分层教学。要强化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以保障课后服务课程质量的提升。
东莞市人大代表,同沙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委员尹瑞云建议,可以推行个性化的430课后服务,包括个性化课程、个性化时间、个性化收费等,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组成一两个学习频率比较高且相对固定的兴趣班,这样既能改善430课程原本连续性不足、科目较为分散的缺点,也能让有需要的孩子着重发展自己的兴趣点,甚至可以与特长生的培养和发展链接起来。
部门措施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江灿权希望,政府高度重视,对课后延时服务循序渐进调整,不断优化小学生课后服务均衡发展,注重内涵发展,推进课后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使课后服务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优质、均衡的课后服务环境,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就在前不久召开的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东莞市教育局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提升校内服务质量,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严厉打击隐形变异校外培训,全面加强收费管理,重点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包括学科类、非学科类培训)采用先学后付模式。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长,按计划启动小学生游泳技能普及计划,逐年实现全市中小学生基本学会游泳技能。加强校园阅读空间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如何当好家长大家谈”活动。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余晓玲 范彬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