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社会必定蓬勃发展,张槎必定勇往直前,梦想必定成真,蓝图必定实现!”
2月2日,在禅城区张槎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会上,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以四个“必定”,表达了对张槎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的信心。
张槎何以如此笃定能成为样板?回顾2023年该街道的发展,可以从“亿”“万”“千”“百”四个量词出发,解码张槎如何跑出“佛山之心”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展望2024年,张槎提出了“六个梦想”:再造新张槎、村村上亿元、路路通四方、天天有节日、处处皆风景、人人都幸福。
造势而为,“势”在人为。坐拥产业重镇厚积“亿万千百”的家底,“六个梦想”并非白日梦,而是可见可达的真愿景。张槎只要延续、扩大“亿万千百”的势头,蓝图必定实现。
今年,张槎提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 张槎街道宣传文体办供图
“亿万千百”厚积家底
从张槎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看,“亿”“万”“千”“百”四个量词以及其分别代表的内涵,能看到这个产业重镇对坚守制造业当家的坚决贯彻。
“亿”,是指张槎去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8.98亿元,增速6.1%,成为禅城首个工业千亿镇街,也是全佛山市8个工业千亿镇街之一。如果算上张槎仅28.7平方公里的面积,规上工业单位产值达35.2亿元,如此高密度在佛山范围内更是凤毛麟角。
“万”,是指张槎去年完成都市型工业载体建设12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625万平方米。有广阔的空间载体支撑,张槎去年成功引进总投资超亿元的产业项目14个,签约投资额126.7亿元。
“千”,是指张槎针织服装产业集群的5800多家企业。去年,“中国针织名镇”张槎吹响“织梦全球”新号角——全区域、全链条布局针织服装产业,将产业发展瞄准全球市场,力争五年内将针织服装产业打造成为佛山又一个“千亿集群”。
“百”,是指张槎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39家,其中去年净增39家。此外,2023年张槎还新增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零的突破。这些企业中,有不少是张槎发展战新产业的中流砥柱。凭借这个不断壮大的高企集群,张槎愈发有底气培育新质生产力。
“亿”“万”“千”“百”,是过去一年张槎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鲜明的标签。
“亿”和“万”,反映了张槎在禅城重返制造业主战场中勇当排头兵。禅城作为经济大区“真正挑起大梁”,张槎作为产业重镇,同样挑起了大梁。
“千”和“百”,反映了张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协调发展。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玉军表示,张槎将始终坚持传统产业和战新产业“双轮驱动”。
“六个梦想”再造新张槎
2024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推动城市中心向纵深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迈进,勃发全域中心化新气象。在迈向城市中心过程中,禅城提出要全力冲刺“千亿镇街”建设。
2月2日,禅城区张槎街道召开2023年工作总结会。 卢浩能 摄
在此背景下,张槎于今年提出了“六个梦想”:奔赴千亿镇街,再造新张槎;壮大集体经济,村村上亿元;做强湾区枢纽,路路通四方;擦亮文化名片,天天有节日;刷新城市颜值,处处皆风景;提升民生成色,人人都幸福。
近年来,张槎一直致力于推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此次提出的“六个梦想”,是对融合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深化。
实现“工业千亿”之后,张槎继续奔赴千亿镇街,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与规上工业总产值“双千亿”。该街道提出,到2028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建成工业载体1000万平方米,税收收入达60亿元。
目标数据展现的是张槎上下“再造新张槎”的决心。要达到上述目标,张槎正贯彻禅城都市工业载体建设“三年千万”计划,大力拓展空间,并推动针织服装产业集群要向着价值链更高端进发,引入战新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这与张槎农村集体经济的参与息息相关。禅城要从县域经济迈向城市经济,张槎同样要从地租经济迈向产业经济。“壮大集体经济,村村上亿元”的梦想,就是在张槎去年全市开创“集转国+居改工”土地整备模式的背景下提出的。
张槎提出,力争到2028年,农村集体收入“亿元村”从9个增加到15个,其中“2亿元村”从1个跃升到5个。今年,张槎将继续坚持产业兴村,坚定“集转国+居改工”模式,持续推进农村产业用地提质增效。
强产业与兴城市是协同推进的。“做强湾区枢纽,路路通四方”,张槎提出,深入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快完善“五纵五横一高多轨”的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改善出行环境。“刷新城市颜值,处处皆风景”,张槎将全面提速禅西中心化,加快建设广佛环线“张槎TOD”,持续扮靓汾江河“黄金岸线”。
兴文化,则为张槎奔赴“双千亿”提供品牌力与影响力。张槎提出,继续挖掘“汾江源”文化内涵,擦亮“潮起汾江 织梦张槎”文化品牌;重点发展“一山一河五馆八园”文化格局,加快打造禅城第二商业中心,推进岭南文化雕塑园建设,培育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六个梦想”之最后就是“提升民生成色,人人都幸福”。2024年,张槎将以“四最”办好教育,全力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推动张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我们所有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何永庆说。
向“心”进发勇挑大梁
怀信念而行,山海皆可平。展望未来,张槎需要做的是奋力向“心”进发,在全域中心化挑起大梁。
在禅城区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严冰表示,全域中心化短板在禅西,禅西中心化势在必行。要强力推进城市西进、产业西进、服务西进、人才西进,张槎要把担子挑起来、重任扛起来,加快连片建设工业载体,强化高端制造业导入,进一步提升公共配套,以禅西中心化实现全域中心化。
在禅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表示,在禅城打造“佛山之心”过程中,张槎要以更大的格局谋划更大的发展,在禅西中心化过程中争当制造业高地、产业服务高地。
总结会上,张槎表彰一批先进单位、机关红旗党支部、乡村振兴先进村民小组。 麦少康 摄
这为张槎如何向“心”进发、成为中心指明了方向。
2024年,张槎提出,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全力推动佛山张槎都市工业示范区建设,做细做实街道“1368”发展思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
今年,张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工业投资额增长60%;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0%。新增都市工业载体超100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招商引资签约投资额超110亿元。
刘玉军介绍,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张槎将重点突出红色聚力、产业强链、科创驱动、空间提质、城市焕新、文化赋能“六大举措”,全力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2022年提出的深化“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城市,到2023年明确“1368”发展思路,锚定坚持制造业当家,加速全域中心化的目标,再到2024年深化“1368”思路,提出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从近三年来张槎的发展思路可以看出,向“心”进发是一项需要贯彻始终、久久为功的事业。
“我们所奠定的基础,不仅仅为了今年,更是为了未来。”何永庆表示,张槎是佛山的中心镇街,是禅西中心化的核心区域、核心力量,是万亿佛山的城市中心、枢纽中心、产业中心,当下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未来,我们有信心用这些确定性应对所有的不确定性,以龙的精神、狮的气魄,推动张槎‘六个梦想’实现更大突破。”
南方+记者 卢浩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