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峰:推进TOD开发,建设“轨道上的中山”|中山两会

南方+ 记者

2月1日,政协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中山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委员罗宇峰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加快推进TOD开发,建设“轨道上的中山”的建议》。

中山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委员罗宇峰。

TOD模式,是以重要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一般以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形成一个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于一体的生活圈,是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而发展的模式。

罗宇峰表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上海、成都、广州、杭州、重庆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城市,纷纷出台TOD综合开发指导或扶持的政策性措施,大力倡导并率先实践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TOD模式成为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依托“轨道上大湾区”规划,中山进入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的重要时期。目前,中山境内已通车的轨道交通有广珠城际和南沙港铁路,在建的有深江铁路,规划待建的有南珠中城际、广中珠澳高铁,以及规划中的深中城际。未来十年,正是中山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阶段,将实现“三横三纵”的轨道交通格局,无缝衔接轨道上的大湾区,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罗宇峰建议,中山要通过市级层面加强自上而下统筹,并加强政策引导,探索推进市轨道交通TOD政策体系实施落地,尽快出台相关文件,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和市区联动机制,推进中山轨道交通TOD开发由一事一议走向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他提出,要结合中山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加快编制《中山市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专项规划》,强化对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的战略引导,促进城市发展能级提升。

此外,还需加快大区块开发。罗宇峰提出,要全面分析中山与广州、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竞合关系,轨道交通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根据中山市轨道交通工筹计划安排,为加快推进轨道正线建设、区块开发工作,亟待通过城市设计稳定上盖物业开发业态及强度,落位安置房选址。他建议对场站位置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度进行研判,基于场站及周边TOD开发需求,优化场站工艺布局。

南方+ 廖冰莹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