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镇域经济版图上,一场关乎工业体量的追逐战进入赛点时刻。
在2009年成为全国首个千亿工业大镇后,容桂一直遭遇增长的“天花板”,不仅被北滘超越,眼下又有一位猛将兵临城下——
2023年,容桂规上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杏坛规上工业总产值978.9亿元,连续三年增速超15%,差距缩小到76亿元。
如果拉长时间线,杏坛这场“抢位战”来势汹汹。2012年,杏坛工业体量仅有240亿元,尚不足容桂的1/4,落后勒流和龙江多个身位。但十多年来,杏坛拼抢冲刺,接连进位,跻身全区第三,距离千亿工业大镇仅有一步之遥。
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明年此时,顺德工业第二镇会易主吗?
容桂全国首个千亿工业大镇,目前工业体量位居顺德第二。容宣供图
攻擂与守擂的新追逐
“重振千亿大镇雄风!”
不管是区级报告战略部署,还是街道工作会议主题,这是近十年来容桂最常见的主题,折射出昔日“老大哥”深深的突围焦虑。
如今的容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不足,新兴产业未形成规模集聚。2010年到2023年,容桂工业规模从1376亿元下降到1055亿元。狮山、北滘已经遥遥领先,乐平、里水、荷城也完成反超。在佛山7个规上工业总产值破千亿元的镇街中,容桂仅排第6。
容桂制造业为何愈进愈难?这既有市场因素的影响,也有资源配置的效应。
从家电业起家的容桂,培育了格兰仕、科龙、万和等著名品牌,民营企业“繁花满树”。然而,在产能过剩与竞争加剧中,容桂家电结束了高速增长,目前虽然还是容桂最大的支柱产业,但产值仅有500亿元左右,尚未诞生一家千亿级企业。
一河之隔的中山南头镇,面积只有容桂的1/3,承接容桂外溢资源发展起来的家电业集群,产值也已突破500亿元。同城的北滘,家电产业规模近3000亿元,占了全国1/10。
制造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空间要素支撑,尤其是大规模连片产业空间。谁拥有更多的连片产业空间,谁就抢占了先机;谁拥有更好的连片产业空间,谁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可惜的是,由于早期土地开发无序、利用率低下,容桂的开发强度已超过77%,不管是本地企业扩产还是外来项目引进,长期面临着“无地可用”的困窘。
相比之下,杏坛面积约122平方公里,全区最大;土地开发强度仅31%,全区最低,近年还储备了万亩村改连片优质空间。抓住机遇的杏坛,迅速腾笼换鸟,上演了一出后发制人的逆袭好戏。
昔日的杏坛,以废旧塑料产业为主,曾经被称为“废塑料的华尔街”“世界最大的进口废塑料集散地”。通过大量腾退落后产能,杏坛为新兴产业集群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杏坛打造产业地标的爆点思维值得称赞。作为后发镇街,杏坛没有选择从头构建大而全的产业体系,而是聚焦先进材料、智能家居、高端五金、新能源装备等“两新两高两智”,聚拢资源,全方位发力,通过龙头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入驻,迅速将新兴产业拉升为产业地标。
这种在向上突破的关键点上实施定点引爆的做法,增强了区域对优势产业的深耕能力以及对企业扎根本地的吸引力,成就了杏坛的一路狂奔。
工业投资连续4年超50亿元,技改投资连续5年增速超20%。2023年,新引入重大产业项目13个,供应土地1050亩,总投资超100亿元,招商引资多项指标排名全区前列;美的机电工业4.0、德冠中兴科技园、悍高超级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是杏坛继续争先进位的最大底气。
攻擂不易,守擂更难。容桂会如何出招?
先发与后发的相对论
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爆发力是累积性的,而非彼此孤立,但“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并存。
对容桂来说,制造业突围,最重要的是培育新的增长极。因为一旦破解空间的掣肘,拥有深厚家底的容桂,或许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刚刚结束的顺德两会上,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欧胜军表示,容桂最重要的、首先要做的是高标准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目前该片区已经获批成为佛山高新区顺德园拓展区,是容桂继东部国家级高新区后第二个被纳入佛山高新区的区域。
从规划来看,战新产业开发区有望为容桂制造业开辟一片希望的田野。该片区17.31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产业用地规模超2000亩,将着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配套、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等战新产业。近三年,该片区已累计引进14个产业项目,有12个属战新产业项目。
战新产业开发区为何对容桂如此重要?因此它不仅是容桂系统构建产业增量、防范掉进“老工业基地”陷阱的大布局,也是容桂破解不连片成带难题、重塑创新和集聚关系的关键招。
换句话说,对传统产业占比过大的容桂来说,能否摆脱“中年危机”,改变产业形态、重塑产业形象,希望就落在了这个片区。
弯道超车的杏坛,越战越勇。在顺德高新区和临港经济生态圈的“双轮驱动”下,杏坛继续跑出风驰电掣的速度。
杏坛将依托顺德新港、佛山综合保税区打造临港经济生态圈。戴嘉信摄
去年,位于顺德杏坛的佛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佛山首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发展平台,更成为杏坛对外开放与产业转型的“桥头堡”。
杏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永峰表示,今年将坚持攻招商、抓项目、扶企业,加快综保区土地整体工作进度,加快周边路网建设,达到国家级综保区验收的前提条件。提前谋划临港经济生态圈,做好前期产业布局。同时,推动顺德高新区二期的土地征收工作,促进高新区与杏坛镇内工业园区联动,通过高新区带动几大工业园区开发。
进入2024年,容桂和杏坛的竞逐还将迎来一个关键变量,那就是深中通道的开通。作为佛山连接深中通道的第一站,容桂无疑在承接深圳外溢创新资源时更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去年落户容桂、填补顺德传感器产业空白的奥比中光项目,就是因为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和容桂的联系更紧密而抢滩登陆。
另一个看点是高新技术企业存量。不管是地区生产,还是科技创新和上市企业后备,高企都是中坚力量。目前容桂高企存量突破751家,稳居全区首位。而杏坛保持着全区领先的增长速度,已经增至521家。未来,谁能率先推动这些生力军实现跳跃式发展,谁就能率先夺得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的话语权。
可以预想,短时间内,容桂和杏坛还难以完全拉开差距,顺德工业大镇你追我赶的同台打擂才刚刚拉开大幕,好戏连台,敬请期待。
【策划】刘嘉麟 蒋晓敏
【撰文】蒋晓敏 白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