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黄金珠宝首饰投诉量大幅增加,小程序购物成侵权重灾区。南方+精选了报告部分内容。
黄金珠宝首饰投诉量大幅增加
随着黄金珠宝首饰使用场景的日益多元化和销售渠道的更加多样化,黄金珠宝首饰消费规模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相关投诉量也大幅增加。一是产品质量、纯度、成分与标称不符。部分商家售卖“金豆”等珠宝产品中掺加黄铜,实际“含金量”远低于宣传标准。二是“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经营者在销售时故意隐瞒黄金首饰克重或置换限制条件等,存在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问题。三是直播销售翡翠、玉石类首饰投诉多。卖家利用特殊颜色灯光照射致使首饰产品过度“美颜”,消费者收到的实物与直播间展示的差距明显引发纠纷。
“金豆”
小程序购物成侵权重灾区
小程序购物原本是便利消费者的新型交易模式,但由于小程序商家的入驻门槛相对较低,造成小程序购物成为一些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新途径。一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法商家假冒他人营业执照在小程序内或小程序平台内开设店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二是小程序商家卷款跑路。如商家以非法占有消费者预付货款为目的,在未向消费者发货情况下,突然关闭小程序或停止服务跑路失联。三是虚假发货问题。小程序商家虚假发货,消费者查不到快递信息或快递状态长时间无更新。四是售后服务不完善。如无人工客服和售后服务,申请退货无人理,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此外,还有一些“老生常谈”的消费投诉问题,例如服装鞋帽消费纠纷、食品安全问题。
服装鞋帽投诉居高不下
服装鞋帽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具有消费数量大、消费群体广的特点。由于服装鞋帽产品的门槛、品牌、种类不一,相关消费纠纷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鞋子质量问题。如购买后短时间内出现断裂、开胶、内里掉色等问题,影响消费者正常穿着使用。二是衣物质量问题。如衣服存在异味或在洗涤过程中出现掉色,并对其他衣物造成染色引发纠纷。三是保修争议难调解。服装鞋帽保修期一般由生产者或销售者自行承诺,暂无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定,当出现质量问题时,经营者常以各种理由推诿塞责。四是网络销售假冒服装产品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违法经营者通过直播平台、小程序、小型网店等网络交易监管薄弱地带销售假冒名牌的服装鞋帽,欺骗消费者。
食品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有关食品方面的消费者投诉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总投诉量仍然较大,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销售已过保质期食品。一些经营者未尽到定期检查义务,销售食品超过保质期,甚至故意涂改、遮挡生产日期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二是网络销售低价肉制品,存在进货渠道不明、无检疫证明等问题。三是食品中吃出异物。消费者食用过程中发现异物,引发身体或心理不适。四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如在腊肉制品、速冻食品、糖果中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五是经营者未将食品进行充分烹饪熟透,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
南方+记者 黄晓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