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禅城区统计局公布2023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过去一年,该区经济运行延续稳步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回升向好。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为2387.50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7%,工业投资大幅增长43.1%,第三产业也保持较好增势。
2023年,禅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为2464.69亿元,同比增长8.7%。 罗湛贤 摄
根据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禅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387.5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15.55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71.29亿元,增长5.4%。
去年,禅城坚持制造业当家,重返制造业主战场,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推动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为2464.69亿元,同比增长8.7%。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十的行业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2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2%。值得一提的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等先进制造行业,分别增长13.5%、25.9%、14.3%。
作为全市第三产业的集聚地,去年禅城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增势良好。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1.3%,增速分别高于三产9.3、6.7、5.9个百分点。
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投资需求来看,去年,禅城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2.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4.7个百分点,对固投拉动力持续提升。另外,在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的带动下,全区工业投资增长43.1%,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5%。
作为中心城区,去年,禅城的消费市场也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52亿元,同比增长3.2%,比上月提升0.9个百分点,呈企稳回升态势。其中,商品零售完成798.86亿元,餐饮收入完成48.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18.5%。
从消费的供给端来看,2023年,禅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1%。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5%、1.1%、2.5%,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下降0.3%、0.3%、1.9%、0.5%、0.1%。
另一个指标的“增量”也十分抢眼。去年,全区共有市场主体37.82万户,同比增长29.8%,其中新设市场主体11.81万户,同比增长36.0%。从行业分布来看,12月设立市场主体前五名均为三产行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有了经济整体增长的支撑,政府财政收支运行保持稳健。去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考核口径)完成115.66亿元,同比增长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区本级)完成115.03亿元,同比下降8.6%。
禅城区统计局分析,2023年全区经济实现稳中有进,但稳增长基础仍有待巩固。今年将全面贯彻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不移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佛山之心”,奋力推动“六最”现代化禅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南方+记者 罗湛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