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子电器类商品投诉量最多!2023年消费投诉热点发布

南方新闻网
+订阅

南方网讯(记者/陈海敏)今日(1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了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数据。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28496件,同比增长15.33%,解决1127440件,投诉解决率84.8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亿元。

家用电子电器类商品投诉量居首位

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服装鞋帽类、食品类和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商品大类投诉前五位。与2022年相比,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食品、服装、通讯类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化妆品。与2022年相比,通讯类产品、日用杂品、计算机类产品投诉同比增长较高,汽车及零部件投诉同比下降明显。

生活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与销售服务类居于服务类投诉量前五位。与2022年相比,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投诉量比重上升0.98个百分点,教育培训服务投诉比重下降1.16个百分点。

在具体服务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经营性互联网服务、餐饮服务、培训服务、住宿服务、美容美发。与2022年相比,远程购物和交通运输进入服务类投诉前十。其中住宿服务投诉同比增长较高,移动电话服务投诉同比下降较多。

2023年消费投诉十大热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2023年,伴随着消费的复苏,消费投诉数量也有一定的增长。这一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问题覆盖各个行业和领域,涉及事前的消费宣传、事中的合同履行、事后的售后服务,既有老问题、也有新现象,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推动解决。2023年投诉热点情况如下:

(一)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根据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尾款”涨价不诚信;二是预售商品不价保;三是承诺赠品不兑现;四是承诺时间不发货;五是“最低价”宣传不属实。

(二)黄金珠宝首饰投诉量大幅增加。一是产品质量、纯度、成分与标称不符。二是“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经营者在销售时故意隐瞒黄金首饰克重或置换限制条件等,存在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问题。三是直播销售翡翠、玉石类首饰投诉多。

(三)直播抽奖花样多兑现难。一是中奖后不兑现;二是中奖概率不明;三是虚标奖品价格问题。

(四)侵害会员利益现象仍有发生。一是单方变更老会员权益内容;二是会员积分过期不提醒;三是会员服务协议不公平格式条款问题突出。

(五)旅游出行投诉增幅明显。一是旅游出行平台默认勾选开通金融产品;二是预付酒店券虚假宣传;三是团购卡券套路营销;四是第三方平台预订机票个人信息泄露遭遇电信诈骗问题投诉增加。

(六)公共充电站消费体验有待提升。2023年涉及公共充电桩的消费投诉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充值未使用余额不退款,充电桩运营公司经营异常跑路,消费者预付金额无法退还;二是人工客服形同虚设;三是充电桩信息显示不准确,如App显示充电桩位置、充电状态等信息不准确;四是充电服务费上涨引发消费者不满。

(七)食品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销售已过保质期食品;二是网络销售低价肉制品,存在进货渠道不明、无检疫证明等问题;三是食品中吃出异物;四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五是经营者未将食品进行充分烹饪熟透,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

(八)服装鞋帽投诉居高不下。一是鞋子质量问题;二是衣物质量问题;三是保修争议难调解;四是网络销售假冒服装产品问题较为突出。

(九)通信服务消费痛点难除。一是强制消费问题;二是通信质量不稳定;三是单方面开通收费项目;四是广告宣传套路多。

(十)小程序购物成侵权重灾区。一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二是小程序商家卷款跑路;三是虚假发货问题;四是售后服务不完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