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发热眼罩烫伤登上热搜,冬季用这些东西的时候都要小心!

东莞疾控
+订阅

近日,演员张馨予发布了一则微博

表示自己被蒸汽眼罩低温烫伤了

并晒出了自己眼部发红的照片

对此

网友们纷纷共鸣

因为使用蒸汽眼罩而被灼伤

类似案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此前钱江晚报也报道过

浙江一位女士

每天敷一个小时蒸汽眼罩

竟然导致结膜充血干燥

角膜上皮点状脱落

闭上眼睛便宛如刀刮一般!

蒸汽眼罩为何成了潜在“伤人暗器”?

一次性蒸汽眼罩,其实就是由非织造布眼罩体和发热体组成的。发热体主要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吸水树脂等。

产品利用发热体中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从而达到热敷眼部的作用。

蒸汽眼罩的原理比较简单,基本算是传统毛巾热敷的“现代进步”。蒸汽眼罩通过升高温度来促进眼部血管和睑板腺管道开放,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睑板腺油脂软化及排出,增多泪液分泌。

所以,对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和眼部疲劳有一定积极作用。

据统计,2022年,一次性蒸汽眼罩的销售额近20亿元。此前,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这种新兴产品组织了风险监测。结果显示,56.7%的样品温度特性指标不符合,存在灼伤使用者眼部皮肤的风险。

另外,风险监测发现不少样品的外包装和网店页面上,有“精准控温 20分钟” “40℃恒温”  “恒温42℃”等宣传语和示意图,声称自己的产品能够精准控温。实际测试显示这样的说法缺乏科学性,夸大宣传,安全提示不全面不规范,可能误导消费者。

#张馨予低温烫伤#话题登上热搜

很多人也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像蒸汽眼罩这种低温,

也会烫伤?

事实上,

低温烫伤可比普通烧烫伤“鸡贼”多了!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41℃至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可造成从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有研究表明,当49℃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3分钟,可导致表皮损害,超过9分钟表皮将坏死;44℃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6小时,将导致皮肤不可逆损伤。

也就是说温度较低,只要接触的时间够长也能烫伤人。

低温烫伤与高温烫伤的区别

低温烫伤和高温烫伤不同之处在于:

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皮肤变白的现象。

通常烫伤面积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

但创面深且烫伤严重者还是可能会造成深部组织的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

所以,某些情况下持续低温烫伤比直接烫伤更严重。

很多人习惯了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

那么

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呢?

01

使用时间建议10~15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用完后及时取下,不要过夜。

02

不能佩戴隐形眼镜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

一定要先取下隐形眼镜或美瞳之后再使用蒸汽眼罩,以免因长时间高温环境加速隐形眼镜的水分蒸发甚至变形,给眼球带来损伤。

03

需要注意的是,干眼症的发病因素较多,泪液分泌不足,泪质较低,泪膜不稳定等都是干眼症的诱因,盲目使用蒸汽眼罩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如果出现干眼症等症状,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不能仅依靠一次性蒸汽眼罩。

除了蒸汽眼罩

在冬天

许多人都爱用各类“取暖神器”

使用过程中都需小心!

一定要正确使用,防患未然!

1

电热毯尽量避免折叠存放

就在前几天前,上海一位阿婆存放电热毯时,曾经进行过折叠。电热毯里的电线和电热丝老化、折断导致了短路,通电后竟突然烧了起来,将床单被褥引燃!幸好民警及时赶到当机立断用灭火器将火苗扑灭。

电热毯的使用,除了购买合格用品外,还要注意,不要使用超过六年,不要反复折叠尽量平铺哦。通电时间不要太长,建议不要连续超过4小时,上床入睡时应关掉电源,避免彻夜使用。

此外儿童使用电热毯还容易因为尿床,导致漏电,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家长们需谨慎使用。

2

暖宝宝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

2023年12月25日,江苏无锡一女子直接将暖宝宝贴在皮肤上被低温烫伤,腿上创面明显。

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而应隔着衣服贴,并且不宜在同一位置时间长时间贴。

3

热水袋、暖手宝包上毛巾再使用

2023年12月,江苏一男子捂着热水袋入睡,醒来发现左小腿处刺痛,起了水泡。经诊断,尽管男子被烫伤面积小,但深度已达三度。

使用热水袋和暖手宝,请在外面裹上毛巾,不要使热力表面直接作用于皮肤上。另外,热水袋不要灌水太满,装70%左右热水即可,水温不要太烫。同时,每隔30分钟换个位置更安全。

4

艾灸、拔罐要控制时长

2023年8月下旬,深圳邹女士自行艾灸,导致身体低温烫伤,由于没有及时就医,创面两个多月都未愈合,造成感染。

拔罐和艾灸时一定要注意对皮肤的保护,拔罐灌口温度不宜过高,拔罐、艾灸时长要控制,不宜过长,皮肤感觉不适要立马结束。

假如不小心遭遇低温烫伤

我们又该怎么办?

记住这“五字”口诀

家有宝宝的必学技能!

一、冲

马上进行“冷处理”!尽快用洁净冷水(15°C—20°C)轻轻冲洗15—20分钟。

注意:水压不要太强,水温度不要太低,以免二次伤害。

二、脱

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

但如果烧烫伤严重,皮肤粘连衣物,可用剪刀小心地把衣服剪开、剥离,保留粘连皮肤部分的衣物,注意不要挑破水泡。

三、泡

如果疼痛明显,可浸泡在冷水中15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水温,避免着凉。

记住,凉水就好,不要用冰块,容易把皮肤冻伤

四、盖

用清洁的纱布、毛巾、棉布等轻轻覆盖创面,注意不要压破水泡。

切记不要用有毛状、絮状的物品覆盖,避免与伤口粘连。

五、医

除非轻微红肿可以自行处理,一般受伤后应送医院做进一步规范治疗。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什么老鼠油、酱油、大酱、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等偏方,千万千万不要涂!!!)

温馨提示

婴幼儿、老年人、瘫痪病人、

合并糖尿病人、

醉酒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

往往因感觉反应较迟钝,

成为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应尽量避免使用皮肤接触类取暖物品!

祝大家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冬季!

来源:综合整理自中国消防、广东卫生信息、科普中国等

制作:李静雯(健教部)

初审:黄红星

审核:张泽武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