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会声音|汤超荣:建好长者饭堂,让老人吃出幸福感

南方+ 记者

“长者饭堂提质增效,让老年人吃出健康,吃出幸福感。”1月31日,东莞市人大代表、东莞好人、市莞城蓝天幼儿园党支部书记汤超荣在接受南方+采访时说。

汤超荣是一名党龄44年的老党员,是东莞年纪最大的人大代表之一。今年,他提交了《长者饭堂提质增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长者饭堂为长者带来的不仅是一顿热乎饭,同时在长者饭堂这个大集体中,不断丰富长者的朋友圈。

汤超荣说,当前长者饭堂运营还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长者饭堂收费低廉、利润有限;长者饭堂配餐菜式的固定单一,客源单一;不少地方的长者饭堂餐标是数年前设定的,以普惠和公益为特色,吸纳再多的社区居民,都很难对营收带来帮助。

针对长者饭堂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汤超荣提出多方面建议。

让长者饭堂变身社区食堂,经营者在满足老人用餐需求的同时,不断扩展客户群体,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成立社区饭堂里的“长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由退休60岁以上老人组成,让老人体现出自身的社会价值;研究适合老年人的餐饮,丰富采样品种,提高供餐质量,多种口味,还可以推出自助餐、下午茶新模式,去开拓更多消费市场空间;拓展空间功能。利用社区饭堂作为文化活动空间,举办一些公共活动,特别是烘焙、膳食等方面的培训讲座;由于社区饭堂利润薄,社区饭堂运营者在运营方面需拿出精细的绣花功夫。如实施老人和上班族错峰就餐,推出“深夜套餐”“务工人员套餐”等;条件成熟的长者饭堂,可以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从“输血”到“造血”的蝶变;“聘请”炒菜机器人,向周边街坊开放,志愿者厨工在智能设备的赋能下也能实现稳定出品;引进更多年轻消费群体加入,对于“公益化+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而言是一种有益补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长者饭堂,已成为东莞市养老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办好长者饭堂,让老年人乐享银发“食”光,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为建构老年友好型社会夯实基础。

南方+记者 吴擒虎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