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将优化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不少于500宗,探索设立临终关怀服务中心,每个镇街至少建设一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示范点。”
东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黎雪琴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时表示,未来将着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并进,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南方日报、南方+: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这为新一年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今年在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方面,市民 政局将如何进一步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安全网?
黎雪琴: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是民生大事。2023年东莞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1242元,居全省第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引入祖籍分析法协助寻亲等举措,帮助57人寻亲成功,救助管理服务得到提升。
接下来,民政部门将持续完善制度体系,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做好综合救助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加强改进救助管理服务。深化民政领域民生服务品牌建设,优化提升“民生大莞家”服务体系,强化双百社工站点、莞爱慈善驿站、民政领域志愿服务站点等平台建设和功能拓展,促进各类救助帮扶资源有效衔接,提升兜底保障服务效能,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南方+:“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2023年东莞如何为“一老一小”筑起稳稳的“幸福坝”?未来一年,在这一工作中又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黎雪琴:养老服务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2023年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413张,护理型床位比例达78.34%,打造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示范点,长者大配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得以优化拓展,高龄津贴、敬老优待卡等老年人福利落到实处,第十届老年人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老年人关爱服务切实加强。
未来,东莞将着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并进,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2024年计划推动完成新增养老机构床位不少于500张,护理型床位比例75%以上。此外,我们还将推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探索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以及积极推动发展智慧养老服务等,让老年人幸福生活更加可期。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过去一年儿童福利保障不断强化,孤残儿童保障服务明显提升。接下来,民政部门将扎实做好儿童福利和权益保障工作,健全儿童关爱服务机制,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措施,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进一步织密未成年人兜底救助保障网络,提升基层儿童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儿童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南方日报、南方+: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千方百计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近年来东莞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一年东莞将如何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黎雪琴:过去一年,我们扎实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引领、不断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民政部门将开展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实施“莞社微心愿”和“暖社助企”政策对接行动,引领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稳经济促就业、民生帮扶与社会治理等工作。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莞深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两地社会组织形成长效沟通机制,开展产业领域共建合作项目对接,鼓励社会组织在科技创新、经贸合作、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指导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稳经济、促就业,在科技创新、经贸合作、标准制定、粤港澳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实施社会组织“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推动社会组织乡村振兴帮扶项目。
【文字】薛屏
【出镜】谢麦诗
【摄影】邓浩
【设计】郑家琪 袁永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