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文广旅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聚力文广旅体商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1月31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时表示,该局将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动更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城中村”文化示范点,启动东莞水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努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南方日报、南方+:对于刚刚公布的东莞政府工作报告,您有怎样的看法?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在深入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以文化赋能东莞“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怎样的思路和举措?
司琪:报告在总结去年的成绩特别客观全面、鼓舞人心,布置新一年工作的思路特别清晰,举措也很有力。我觉得是一份政治性、指导性、实践性都特别强的一份好报告,非常的有利于我们凝聚共识、振奋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部署接下来工作时强调把握好“紧扣大湾区战略”“突出‘百千万工程’”“聚焦‘投资年’主题”三个重点,与省委全会提出的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一脉相承。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一如既往地重视文化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市”划重点、定目标,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2024年,市文广旅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聚力文广旅体商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在重点举措上,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举办世界潮玩产业大会、2024年国际漫博会、湾区文采会,提升“中国潮玩之都”行业地位与影响力。抓住跨年、春节、五一、端午、暑期、国庆中秋等“六大节点”,统筹推出爆款类、促消费文旅体活动。
二是赋能“百千万工程”,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新馆、中国举重博物馆、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新东莞体育学校等重大文体设施工程建设进度;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动更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城中村”文化示范点,启动东莞水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发展壮大东莞博物馆、美术馆、剧院“三大联盟”,丰富多元文化供给,增强千万人口的归属感、凝聚力。
三是坚定自信自强,传承弘扬莞邑文脉。大力培育东莞文化标识,擦亮“近代史开篇地”“红色东纵”“东莞记忆”“可园”文人雅集地等具有东莞辨识度的历史文化IP,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办好虎门销烟185周年,延续文博“逛馆热”。
四是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推动体育强市建设。擦亮“篮球城市”名片,引进和承办大型品牌篮球赛事,高规格办好CBA、WCBA主场赛事,构建全民参与、潮流时尚的篮球赛事活动体系。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力争2024年巴黎奥运会实现金牌再突破,积极筹办2025年大湾区全运会,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更多金牌为国争光、为市添彩。
十大成绩单彰显东莞文化自信
南方日报、南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双万”东莞新起点上全面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刚过去2023年是文化强市起步之年,各项工作亮点纷呈,能给我们盘点、分享一下吗?
司琪:回顾2023年,我们大力推动文化强市起步奔跑、开局争先,成效显著,印象和感触最深的,可以总结为文旅体十大现象级事件。
一是聚焦“人文湾区”——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龙舟赛,提炼发布“人文湾区,一水同舟;万众一心,赛龙夺锦”的精神内核,带动城市出圈出彩。
二是聚焦“近代史开篇地”——圆满举办虎门销烟“纪念月”系列活动,发布“觉醒之门 英雄之地”宣传体系,打造“林则徐”和“虎门销烟”双IP,全网传播超4.1亿次,创历年之最。
三是聚焦“中国潮玩之都”——第十三届漫博会指标翻倍攀升。第十三届漫博会吸引了40个国家地区500多家中外企业近3万展商客商参加,潮玩装置美化的虎门高铁站充分展示东莞制造美学和潮玩力量。
四是聚焦“潮流东莞”——擦亮“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品牌,“漫·延”火柴盒音乐节连续11天唱响,全年举办“火柴盒”340多场,成功入选首届全国群众文化品牌优秀案例。
五是聚焦“场馆突破”——市博物馆新馆破土动工。以场馆建设为牵动,我们顺利组建运营美术馆联盟、博物馆联盟、剧院联盟三大联盟,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加丰富。
六是聚焦“莞邑文化”——《中秋可园——岭南生活美学录》吸引600万海内外网友在线观看,“黄旗山中秋奇妙夜”吸引近20万人次参与,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七是聚焦“文旅复苏”——激发节假日文旅消费活力。在春节元宵、“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市镇联动推多达出数百项文旅体活动“大餐”,2023年全年东莞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超越2019年。
八是聚焦“改革开放文化”——省文艺精品重点项目、东莞原创音乐剧《东莞东》成功首演,彰显东莞刚健朴实、奋发向上的城市特点。
九是聚焦“体育强市”——全年竞技体育捷报频传。第一届全国学青会,东莞金牌数排地级市第二。第十六届省运会,东莞金牌数、团体总分数位列全省第三、地级市第一,实现竞技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十是聚焦“篮球城市”——篮球城市文化节精彩不断。东莞市篮球联赛入选国家体育总局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承办全国村“BA”,推出东莞“厂BA”,高规格举办易建联球衣退役仪式,呈现球星与城市互相成就的时代传奇。
这一系列成绩,让东莞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文化形象更加鲜明,让我们持续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根基更稳、底气更足。
在六大时间节点推出系列文旅体活动
南方日报、南方+:最近,全国各地文旅局“卷”得非常火热,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带动不少城市实现出圈传播,东莞在文旅融合、吸引游客这方面有什么思路举措?
司琪:去年以来,东莞抢抓文旅持续复苏机遇,打响“写意东莞”文旅品牌。2023年全年,东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09.3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49.5%,较2019年增长9.7%;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48.4亿元,较2022年增长78.4%,较2019年增长6.9%。五一和中秋国庆假期东莞两次进入全国热门迁入地前十。
2024年,我们将在统筹策划上优化提升,重点围绕春节(元宵)、五一、端午、暑期、中秋(国庆)、跨年六个重大时间节点,聚焦“潮流东莞”城市文化名片,策划推出现象级、爆款类、聚人气、促消费的系列潮流文旅体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美誉度。一是春节、元宵节点,举办“新春赏花·进莞来”2024年东莞市春节元宵系列文旅体活动,逛花市、看花展、玩花灯,打造传统与时尚交融的春节元宵节日盛会。二是五一节点,聚焦全民畅享阅读和音乐,举办“4·23世界读书日”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推出第二届火柴盒音乐节。三是端午节点,举办龙舟月系列活动,打响“东莞龙舟”品牌;举办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系列活动,打造“虎门销烟”“林则徐”双IP。四是暑期节点,以“潮流青春季”为主题,瞄准年轻群体,组织举办漫博会、国漫嘉年华、百年国漫展、潮玩艺术节、生态露营节、火柴盒、滑板街舞街篮时尚运动、可园研学等12项重点活动,并联动市镇商务部门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点燃暑期“消费热潮”。五是中秋、国庆节点,聚焦旅游引客入莞,举办“金秋·进莞来”文旅主题活动,重点策划中秋可园、热浪电音节、FIBA三人篮球3大活动。六是跨年节点,以“潮流东莞·跨年狂欢”为主题举办“潮流艺术季”,推出草坪交响音乐会、新年音乐会、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等系列艺术活动。通过“六大节点”,推动全年文旅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打造近悦远来、潮流时尚的大湾区都市休闲游目的地。
特别是春节将至,迎春花市既是传统民俗,也是游客朋友冬日赏花、领略岭南风情的好时机。我们市镇(园区)联动,组织策划迎春花市、新春花展、莞味花灯、新春民俗、品质展演、新春景区、商贸消费等七大板块400多项文旅体及促消费活动,推出4条赏花路线,将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场传统与现代碰撞、民俗与潮流融合的节日盛会。我们将在官方公众号“东莞文旅”推出活动清单、旅游线路、玩法攻略,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一起过一个浓浓莞味、花团锦簇的春天!
【撰文】龚名扬 谢麦诗 郑家琪
【摄影/视频】李家威 邓浩 孙俊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