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助力建设东莞中心城区功能南拓“卫星城”

南方+ 记者

大力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厚街、横沥、大朗入选广东省森林城镇……在南城、厚街交界区域打造1个城乡融合综合片区……1月31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厚街镇因“省森林城镇”“城乡融合综合片区”被政府工作报告2次“点名”。

对于被“点名”的城乡融合综合片区,厚街镇委书记谢卫东直言,将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紧紧围绕打造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镇“11679”典型引领体系为导向,立足优化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抢占新风口、选准新赛道,聚焦现代产业扩能提级、城市品质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着力将综合片区厚街范围打造成为市中心城区功能南拓的卫星城。

无

当前,厚街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还被东莞赋予打造全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的使命,辖区涌口社区也入选全省首批典型村,这对于厚街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谢卫东表示,“百千万工程”是全省、全市的“头号工程”,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劲头,围绕“产业重镇、会展新城”城市定位,聚焦打造省级典型镇及全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的目标,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城乡融合、建设绿美生态以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创新突破,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厚街力量”。

无

首先,是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上做出典型。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发展“三大任务”,进一步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体系,聚焦做强做优做大主导支柱产业和优质企业,以打造“世界级家具产业集群”为契机,促进优势资源整合,进一步巩固家具、鞋包、智能装备等“家底”产业体系优势;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助推慕思、南兴等一批优质制造业企业打造智能工厂,并结合“倍增计划”“小升规”等方式,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步伐,加快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厚山现代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抓手,实行“产业链招商”“挂榜招商”“零地招商”等招商模式,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和一批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填补产业链空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重点谋划推进厚山现代化产业园区、会展新城片区、中央商务区等合共超3000亩连片用地的招商工作;要加快推进厚山现代化产业园首批集中签约的4个总投资近25亿元的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品美总部、光达制造、溪头智造、爱领医院、华源中学等项目建设,着力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其次,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做出示范。围绕“片区带动、全域提升”的发展路径,全力配合做好城乡融合综合片区规划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紧抓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农文旅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城乡产业互促、功能互补、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新格局;要集中力量优先推动综合片区首开区横岗水库南侧区域及新围河田片区两个典型片区建设,以“水网+生态文旅”为抓手,通过推进横岗水库碧道建设、对环湖路等道路进行景观改造、开展厂房特色化改造等方式,全力拓展横岗水库南岸地区现代水网综合功能和效益,加快构建综合片区核心生态经济体系。

同时,以“东中西三翼”协同为抓手,考虑在新围河田片打造制造引领、配套齐全、生态宜居的产城融合试点项目,通过重点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示范效应强、发展潜力大的项目,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力争将新围河田片区打造为产城人深度融合典型标杆。

无

第三,是在全面提升城市风貌上做出成效。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下“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规划先行、风貌管控提升、绿美建设提质,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厚街样本”;加快城市更新步伐,高标准推进“黄金双轴”厚街段、穗莞深厚街站TOD等规划编制,谋划好厚街广场片区、鳌台片区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并以点带面推动汀山、环冈、寮厦、大迳等社区开展城中村改造,不断优化片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加快优化道路交通品质,着力打通与南城对接的一批断头路,同步启动3条城市门户型道路建筑立面整治,提升镇际道路沿线风貌与景观,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开展厚街镇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在厚街大道等“门户道路”开展停车专项整治试点,着力打造全市停车管理示范样板,破解群众“停车难”“堵车烦”问题;加强城乡风貌管控,深入开展农房风貌提升、“三线”整治等行动,努力实现城乡旧貌换新颜。

无

第四,是在抓好典型村建设上做出特色。坚持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理念,立足各社区发展现状、资源特色、比较优势等因素,以建设省、镇典型村为引领,引导各社区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

无

其中,重点支持省典型村涌口社区打造成为绿美村庄新标杆,做好海月风帆公园核心区和海月街沿线的环境提升工作,全面活化周边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态;推动陈屋社区加快莞太路沿线整治提升和站点周边工改商住项目,建设新型邻里中心;鼓励溪头社区结合新涌、旧涌碧道建设打造一条东西向串联双岗农业公园、滨水公园、大塘公园、溪头公园(村史馆等)、工业区公园、白石坑公园的绿美廊道,辐射带动全域整体提升;支持白濠社区以激活白濠陂山水径为主轴,依托东引运河、虎门高铁站、白濠休闲农业公园等优势,沿线串联打造产融融合更新片、宜居片及美丽田园片等三大片区,着力建好厚街城市“南大门”。

无

此外,大力推动新围、大迳社区“消薄增收”,鼓励社区加快开展“工改工”项目,积极探索联合招商、投资参股等富民强村新路径,结合荔枝、云雾茶、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要素,因地制宜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平台,发展文创加工、特色美食、精品民宿等文旅新业态,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刘远忠 韦基礼 谢麦诗

【设计】郑家琪

【图片】厚街融媒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