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新机场动工建设的东风,勇挑打造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更合先行区的大梁,优化产业布局,补齐农业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踔厉奋发、真抓实干,推动更合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高明两会期间,高明区人大代表,更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殿勇表示,更合这两年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024年更合将从做好产业平台建设、做好基础设施优化、做好园区环境提升、做好营商环境改革四方面入手,推动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更合先行区建设。
力争年内形成先行区1.15万亩连片产业园
南方+:“两湾一区”是未来构建高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工作。在打造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更合先行区,支撑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建设方面,更合有什么新的思路吗?
周殿勇:最近有几件事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一是省两会明确提出,2024年要开工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二是市两会提出,要推进西进计划;三是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建设佛山临空经济区更合先行区。这三件事对于更合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更合的特点是底子薄,但是潜力比较大。为什么这么说,我列几组数据给大家看看:
1.2023年更合的招商引资任务完成了206%,也就是超了一倍多;
2.更合土地出让连续两年超过了500亩以上;
3.更合的整体税收增长了48%;
4.更合去年的工业用地收储整体达到了1500亩以上;
5.更合的多项经济指标是位于全区的前列。
我想这就说明,更合这两年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如何建设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更合先行区,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产业平台建设。高标准规划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更合先行区,全力以赴做好四个力争,力争年内连片收储产业用地2000亩,力争完成800亩工业用地出让,力争整治800亩低效用地,力争年内形成先行区1.15万亩连片产业园,不断拓展夯实发展空间。
二是做好基础设施优化。继续投入2亿元用于提升改造小洞工业园区和白石、更楼、合水等片区的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推动年内建成小洞邻里中心等综合商服体,做实做足“筑巢”功夫,让产业工人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努力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小洞工业园产业工人翻一番。
三是做好园区环境提升。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谋划,系统推进园区环境提升工程,围绕干净整洁、绿色低碳以及高效可持续等理念,谋划一批园区门户、口袋公园以及城市绿道等公共配套工程,重点提升改造小洞工业园区。针对新圩、白石、更楼、合水四大园区,以环境黑点整治为主线,确保园区干净整洁。
四是做好营商环境改革。坚持常态化开展政企早餐会、电力供需、税收情况分析会。持续深化镇领导挂钩联系、企业网格化管理服务,充分发挥“企业问题”解决专责小组优势,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快速响应和解决企业员工“急难愁盼”诉求,对企业“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更合先行区航拍图。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抓好四方面工作,提升发展质量
南方+:更合如何抓住“佛山西进”的部署,结合“百千万工程”落实,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周殿勇:今年更合的总体思路是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动工建设为重要契机,以佛山临空经济区更合先行区的建设为核心内容,以“百千万工程”为“头号工程”,统筹整合多方资源,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具体而言,重点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产业做大。更合的体量块头还是比较小,经过这几年的持续发力,2023年更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了100家,2024年我们将继续在这块发力,力争达到15家以上的上规企业。一定要把产业做强做大,这才是发展的根本之源。
二是把城镇做美。区里面已明确把合水圩作为更合旧区镇改造提升的一个试点,我们已对合水圩镇的提升做了系统规划,春节后就要动工。我们希望把合水圩打造成一个能够聚人气、留人心、有乡愁的地方。对于更楼、白石、新圩等片区,我们也将分类分步处理,对它们进行升级改造。
三是把农业做强。更合农业发展要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本土特色,立足于本土的一些品牌,集约土地推动产业发展,打造“葛、茶、米、果”四大特色农业品牌,形成“东部坚果、中部粉葛、西部茶米”的产业格局。另外也要发力农旅,以吉田智慧农业产业园为基础,串联水稻无人农场、农展馆、统计文化林、吉田喜柿、白洞茶乡等“小切口”,串珠成链、集聚成势,建成完善吉田智慧农业产业园、高明红茶文化研学基地“大场景”。
四是把生态做优。更合有着非常好的资源禀赋,我们森林覆盖率也是最高的,下一步我们也将结合高品质水源林的提升,以及柿子树、坚果树的种植,推动林下变美,做强林下经济,真正为我们地方的发展作出贡献。
加快生态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南方+:更合接下来如何夯实自然生态优势,加快生态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周殿勇:报告指出要擦亮绿美高明生态底色,于更合而言,更合最大的底色就是绿色,山多耕地多,林地面积约31万亩,耕地面积约4.5万亩,两者各占到全区的45%,天然具备生态资源转化的基础和优势。为加快生态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更合接下来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做好增绿提质工作。持续推进“四旁五边”、工业园区绿化美化、高速路口增绿植绿,统筹提升圩镇、乡村、工业园区绿化水平,促进“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优化林分结构。持续改善林相,提升林分质量,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控桉限桉,年内全力完成4508亩造林、11470亩抚育、12000亩缩减桉树工作。
三是拓展生态“变现”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推广坚果套种大豆,推广种植柿子树1870亩,加快塑造柿子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努力在绿美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价值转换上走出一条新路径。
四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更楼河治理作为示范点进行治理,聚焦农业面源治理,全力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村前塘治理等工作,探索分散式鱼塘回收统一管理模式。
【撰文】朱苏娇 明宣
更多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