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明城镇入选了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又被推荐成为创建美丽圩镇示范样板。高明的老县城正在焕发新活力。
今年高明两会期间,高明区人大代表、明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人选宗黎明表示,明城镇将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积极建设经济强镇、文旅美镇、生态绿镇。
多方机遇凝聚发展信心
南方+:高明区政府工作报告为明城镇带来怎样的发展信号?
宗黎明:政府工作报告为明城的发展注入了信心。这个信心来源于几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百千万工程”,明城代表高明创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寄予了我们强化产业培育、城乡发展、改革创新、基层治理的殷切期盼,更给予了我们闯出“城乡融合、全域和美”新路所需的最大政策、资源、资金、项目支持。
二是来源于西进计划,佛山布局西进计划,高明要建设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明城作为这个发展大势中的中部枢纽节点,将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明城镇、村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能。
三是来源于新机场建设,新机场已明确于今年开工建设,明城位于机场辐射范围30公里区域范围内,在这个区域位置上,报告提及的低空经济等战新产业非常适合在明城布局,这将更有利于我们承接未来临空经济发展。
四是来源于农综改革,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19个改革项目的主阵地在明城,我们也是大湾区(高明)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规划所在地,明城有基础、有能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明城镇将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设经济强镇、文旅美镇、生态绿镇。谭颂江 摄
以“4+1”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南方+:明城镇计划如何进一步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怎么打造美丽圩镇示范样板,在强镇带村上做示范,力争在全省首批典型镇建设中走在前列?
宗黎明:明城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立足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实施“4+1”行动计划,明确24项年度重点工作,量化实化70项目标措施,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明城落地见效。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实施总投资4.85亿元的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锚定争先的目标,强化联城带村的节点作用,提升典型镇的建设成效。
一是积极建设制造强镇,加强土地整备和低效整治,加快优质项目的招引和落地,推动镇域经济量和质的跃升。
二是积极建设文旅美镇,加快东门圩、一河两岸区域连片开发和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导入新业态、做旺明城人气。
三是积极建设生态绿镇,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四旁”“五边”绿化提升,做到见逢插绿,建设龙头山柿子树种植示范区。
四是积极建设和美乡村,用好用足“党建+全科网格”工作法,开展乡村产业升级、集体经济培优、精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示范四大行动,推动“逢喜植绿”写入村规民约,探索建立农田种养管理规范和农房风貌管控长效机制。
五是积极打造共建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宣传发动和组织统筹机制,发挥企业、群团、商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村民、乡贤、企业、社会各方力量,切实做好结对共建,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觉行动、人人齐心协力的生动局面。
以“三要”紧抓机遇促发展
南方+:明城镇如何紧抓新机场建设机遇,推动经济强镇建设?
宗黎明: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和紧抓新机场建设机遇,明城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方向要清。我们将立足明城资源禀赋找准定位,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一二三产相对集聚、连片成带、融合发展,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突出明城在新机场建设机遇中更加均衡优质的区位和职住优势。同时积极布局临空配套、低空经济,培养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科技、预制菜和农文旅等战新产业,支持推动家居、建材、包装、纺织等传统产业强链补链、智改数改,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二是土地整备要快。我们将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排查,整理产业载体空间,研究收储新增建设用地1000亩以上。坚持铁腕整治低效产业用地,落实落细“一地一策”分类处置,正向激励和监管倒逼推动“腾笼换鸟”,年内完成低效产业用地整治1000亩以上。谋增量、优存量,为明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空间载体支撑。
三是营商环境要优。企业服务和园区环境整治两手抓,双轮驱动。我本人直接负责企业服务工作,将严格落实企业问题清单跟进、闭环管理。组建专班对新引进项目(包括租赁厂房项目)和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做到全程包办(代办)服务,做实企业网格、压实工作责任,最大限度让合法合规、认真经营的企业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抢市场谋发展。同时强化政企联动、同向发力,坚决打赢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两类园区的环境整治攻坚战,共建绿美园区、和美企业。
南方+记者 盛正挺
通讯员 明宣
更多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