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锋陈铁长者饭堂,长者围在一起吃饭,也相互照顾。
香煎鱼干、豆芽炒肉片、清炒小白菜……1月30日11时许,位于遂溪县杨柑镇老虎塘村的长者饭堂热闹起来,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健康的饭菜吸引了周边居住的老人前来就餐。不一会儿,饭堂内的餐桌就坐得满满当当,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有了这个饭堂,我们不仅有了吃饭的‘幸福家园’,更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今年80岁的陈婆婆开心地和记者分享道,这里的长者饭堂布置温馨舒适,以前是废弃的教学楼,经过政府的翻新,摇身一变成了焕然一新的幸福家园。
皓首同餐,其乐几何!
2021年12月30日,遂溪县杨柑镇老虎塘村的长者饭堂揭牌,这里的长者饭堂从提供“一碗饭”,到营造“一个家”,是当地村民的幸福家园,还配备有各类运动健身设施,成为村里集娱乐、休闲、健身、集体饭堂等功能为一体的爱心场所。
小饭堂,暖人心。近年来,湛江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落实省《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为宗旨,着力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积极创新社区养老服务形式,综合辖区内老年人口规模、助餐服务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完善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服务设施配置,在县、镇、村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设置配餐、就餐点,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配送餐服务,着力破解老人做饭难、吃饭难这一“痛点”,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种类多、营养足、品质高的“热乎饭”。
赤坎区寸金长者饭堂的午饭时间。
赤坎区寸金长者饭堂、霞山区华锋陈铁长者饭堂、坡头莫村同心长者饭堂……数年的时间里,长者饭堂遍地开花,各个长者饭堂的运营方式各不相同,但有着同一个目标——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遂溪县杨柑镇长者饭堂,就餐的大伯挺惬意。
遂溪县杨柑镇长者饭堂,80岁的陈少兰捧着可口的午餐笑对记者的镜头。
遂溪县探索形成以县社会福利院养老大楼为中心、琴苑公园为中转配送点,进行送餐助餐的社区配餐模式;廉江市在安铺镇示范打造“党建+长者饭堂+N”模式,实行“社区组团+专职+志愿服务”的运作模式;麻章区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湛江慧养”智慧养老模式为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等。
老有所养和幼有所育,关系千家万户。长者饭堂建设,是湛江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湛江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整合民政、财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基层党员干部、爱心企业、镇街志愿者力量,共同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据介绍,长者饭堂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优化配置,首先综合考虑老年人人口数量、居住或活动集中度、交通地理位置、用餐服务需求等因素,特别补齐农村短板,优先在留守、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同时统筹利用现有镇(街)敬老院、镇(街)社区居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社区餐饮企业等设施场所,盘活各类闲置设施场地改设成长者饭堂。
老人捧着丰盛午饭一脸笑意。
湛江建设长者饭堂,还鼓励各镇(街)结合实际,灵活采用自建厨房服务、中央厨房配送、单位饭堂专区(窗)服务与现有资质齐全的餐饮单位合作等多种模式运营长者饭堂,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长者饭堂在运作过程中,实行“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集体添一点”五个“一点”资金筹措办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造“暖胃又暖心”的长者饭堂,还需要进一步延伸服务功能,发挥长者饭堂的综合价值。在经开区盛和园小区,湛江市盛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与社区党建联建,开展“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行动,打造“三合一”食堂,兼顾长者饭堂、职工食堂、业主食堂等多种功能,通过盛和园党员先锋队为孤寡老人免费送餐到户,为上班族业主的上学子女提供微利润午晚餐,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问题。
黎伯几乎每天都在华锋陈铁长者饭堂吃饭,今天的晚餐他吃得很开心。
长者饭堂的温馨运作,是湛江保障和改善民生,织密助老社会保障和服务安全网络的生动缩影。下一步,湛江将通过制定标准、选树示范、政策引导等方式,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长者饭堂建设规范化水平,推动建立更广泛覆盖、可持续运营的长者饭堂长效机制。
截至今年1月9日,湛江市共设立长者饭堂就餐点133个,其中赤坎区8家、霞山区13家、坡头区8家、麻章区6家、经开区5家、遂溪县19家、徐闻县17家、廉江市21家、雷州市21家、吴川市15家,倾心倾力提升广大老人“舌尖上的幸福”。
据了解,到2024年底,全市122个乡镇(街道)将每个至少成功培育1家助餐企业,实现助餐服务与医养结合、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与乡镇(街道)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图/记者李忠 文/记者杨雅丽 李亚强 通讯员李森;编辑:周敏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