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多项经济指标全市第一!今年GDP预期增长6%左右|聚焦两会
1月31日,佛山市南海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南海区区长王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为2024年南海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新的目标。
2023年,南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打造智造强区为目标,坚持城产人文融合发展,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30亿元,增量约占全市35%。其中,南海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五区第一,为佛山体现经济大市担当挑了大梁。
迈向2024,南海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佛山市南海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廖明璨 摄
去年GDP实现3930亿元,增量约占全市35%
2023年,南海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30亿元,增量约占全市35%。其中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五区第一:工业投资超45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超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1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5 亿元,批发业销售额占全市47.4%;高企总数达41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200亿元,基金规模2165亿元。
经济建设的背后离不开产业的强劲支撑。过去一年,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强化,全年产业投资项目签约总额超1100亿元,供应产业用地6200亩以上,星源材质等百亿项目签约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最大储能站建成投运,荣获“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两高四新”投资项目多、企业实力强、产业集群迅速壮大。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南海通过实施“数字领航”计划,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超35%,累计超24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转型,玉器、纺织等传统行业税收大幅增长。此外,南海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整合科创平台33个,建成企业创新联合体10个、专业精细研发站预计85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有望突破3%。
南海的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超九成经营主体许可登记业务通过网上办理完成,新增“拿地即开工”项目11个,19个项目纳入全市审批代办服务。积极落实惠企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约50亿元。
“百千万工程”是南海的“头号工程”,目前已有1镇12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镇村。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获国务院大督查奖励用地指标1000亩,“三券”等措施取得实效,全年整备连片产业用地9500亩,新建产业保障房111万方,复垦复绿超5200亩,新增耕地近3500亩。
不仅是经济领域,人文方面南海同样精彩。随着“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大地艺术节、醒狮、龙舟、武术、粤剧、电竞等文化 IP 火爆“出圈”,南海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获批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过去一年,南海不断以财政投入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改造提升桥下空间59个,累计建成“名企百园”123个。发动社会力量、市场资源参与文化项目、文体设施建设,累计建成智慧图书馆286 个、社区体育公园360个,基本实现村居全覆盖。此外,南海“创熟”工作入选2023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南海还获评2023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十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县第一名。
南海区区长王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廖明璨 摄
南海有基础、有条件继续走在前列、力争上游
“居安必须思危,知忧才能克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王勇表示,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多,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强。此外,南海现代服务业支撑还不够、产业人才供给不足、城乡建管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摆在政府面前,需要南海深入研究分析,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在此背景下,2024年南海将聚焦区委“1114”工作体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百千万工程”引领城产人文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南海今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增长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南海要从成绩总结、发展大势、宏观政策中增强信心和底气。”王勇表示,南海雄师干事创业激情高昂,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气神没有变;南海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同级前列,县域经济“领头羊”的地位没有变; 南海经营主体总量庞大,创新型企业活力迸发的格局没有变。“南海风景独好,有基础、有条件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力争上游。”王勇表示,打造智造强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是长期战略、历史使命,南海要坚持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主动扛起高质量发展的大旗,挑起新型工业化的大梁,迈开金科产融合的大步。
具体如何干?各镇街是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给各个镇街也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其中,桂城要围绕挺进“千亿镇街”目标,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中央活力区,打造城市客厅典范。九江要做好水文章,集聚临港产业,建设乐善宜居的儒林乡,打造“水上南海”示范镇。西樵要加快樵山康谷建设,大力开发桑基鱼塘生态文旅健康产业,打造产业出新、文旅出圈、城乡出彩的活力新西樵。丹灶要迅速补齐现代城市服务业短板,打造新兴产业科创核心、崇文宜居绿色村镇。狮山要加快“双中心”建设,推动佛山西站、博爱湖、南国桃园等重点片区联动发展,以强大智造能力打造无可撼动的“中国第一镇”。大沥要提速推进千灯湖中轴北延线、广佛湾建设,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打造广佛都市圈商贸极点。里水要大力建设广佛青创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广佛经济社会融通先行镇。
【采写】南方+记者 李慧君
【拍摄】廖明璨
【剪辑】杨晖桃
通讯员 南宣
阅读更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