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电信诈骗手法日日新,大家务必要小心。提高市民防范意识和能力,是预防诈骗犯罪的最佳途径,也是成本最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防骗免疫力,不靠知识靠常识。了解骗子的骗术和手法等常识,增强防骗警惕性,这也正是我们编辑系列案例的目的所在。我们选取较为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并在分析总结诈骗分子作案手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应对之策,以免广大市民上当受骗。
案件回顾
2023年12月10日,王先生收到一个陌生快递,拆开发现是一个写着“圣诞元旦双节狂欢”的信封。信封打开后是一个卡片,卡片上写着:“‘双节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某网购平台与商家合作提供12亿现金补贴用于‘双节’预热活动,扫码联系客服可领取红包并参加电商活动。”卡片内还附有某商城发出的38.88元“红包”,提示需要扫描二维码联系客服领取。

王先生扫描了卡片上的二维码,手机上立马弹出与“客服”的对话框。“客服”给王先生发来一个名为“XX好礼”APP的链接,称下载该APP之后可以领取红包。王先生按照“客服”的指示下载该APP后,“客服”果然给王先生转了一个38.88元的红包,并诱导王先生继续参加电商活动,赚取佣金。王先生收到红包后,对对方深信不疑,于是便根据“客服”提示在该APP内做刷单任务。

在“客服”的引导下,王先生向其指定的银行卡账号转账进行刷单,佣金则与刷单的金额和次数挂钩。王先生转账一笔后,“客服”称目前商家在搞活动,如果王先生连续完成三个任务,将会得到5倍的佣金。王先生听后又转账三笔。这次“客服”则称王先生操作失误,需继续完成任务解冻账号才能拿回本金及佣金。就这样在对方的各种引诱威胁下,王先生越陷越深,先后向对方转账金额共计12万余元。后王先生因没能要回自己的转账款及佣金,才发现被骗,于是马上报警。


检察官提醒
上述案例中,不法分子以赠送湿纸巾、手机支架等小礼品的方式大范围投放快递包裹,并在快递包裹内投放附有二维码或中奖信息的小卡片,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之心引诱其扫码后,诱导其下载APP进行虚假刷单任务,从而实施诈骗。

检察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一、收到来历不明的快递包裹时,请通过快递官网进行查询、核实;二、面对快递包裹里的“抽红包”“待领取”等福利请保持警惕,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或添加陌生好友,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莫把“诱饵”当福利。
来源:宝安检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